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国际贸易产生以来,比较优势原理一直是人们用以解释国际分工格局、贸易产生和利益分配的主要工具之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及WTO对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带动,对各国的交易方式、生态环境以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那些发展中国家和以资源禀赋为优势的国家。因此,各国应将交易成本、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与本国的要素优势结合起来,并以此对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比较优势进行重新审视。
本文运用比较优势的测度指标,分析了我国当前在国际贸易中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并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上,阐释了交易成本、环境成本以及代际成本在对外贸易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理论模型的推导,证实四类子成本所构成的全成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削弱或者增强一国基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甚至可以逆转一国基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并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在国际贸易的新环境下中国橡胶轮胎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美对华轮胎特保案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而证实了在国际市场中不能单单依靠生产成本的优势,还应综合考虑交易方式、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方面在国际贸易中所产生的影响。
由此得出,在制定一国外贸发展战略和政策时,不仅应通过深化分工、促进技术进步、充分利用丰裕要素、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等途径降低生产成本,也应着力通过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构建良好的信用体系、推行贸易便利化措施、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广国际贸易惯例等途径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国家应努力提高科技水平、开发新能源、新的环保产品、建立稀缺资源的补偿基金等途径降低环境成本;推动产业结构变迁、改善社会人力资本结构等途径降低代际成本。在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谋求基于“全成本”的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