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威廉·格纳奇诺及其创作,并就荒诞在本论文选取的四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作了初步阐释。第二部分重点分析文本中的荒诞叙事,包括作品中的人的荒诞以及作者对荒诞世界的刻画。第三部分析了作家以荒诞作为创作主题的原因、他的创作手法及其意义。格纳奇诺的作品以小人物为主角,以日常琐碎生活为主线,注重以幽默的语言刻画日常生活中可笑的荒诞,藉此描绘出荒诞世界中的小人物心态。本论文围绕《女人,房子,一部小说》、《幸福,在幸福远去的年代》、《一把雨伞给这天用》以及《爱的怯懦》四部小说展开,以格纳奇诺在文本中的塑造的“荒诞”世界为中心,试图分析其文本中刻画的荒诞和人物形象。荒诞,即在正常世界中出现了各种反常、不合情理的事,它们使人在生活中自相矛盾,心理冲突不断,却又对矛盾的原因无从解释。格纳奇诺所描述的正是这样荒诞的世界,且这种荒诞通过主人公自白式的心理活动展现出来。如《女人,房子,一部小说》的魏甘德,他的成长经历便是发现生活荒诞的过程。他在从事记者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有身份地位的人,还是市井小民都爱出风头,希望成为被报道的对象,他们在媒体面前惺惺作态,丑态百出。但讽刺的是,主人公的工作便是将这种虚假的大众情感搬上报纸,他因而对工作越来越没有激情。除了对荒诞的刻画外,格纳奇诺还重点将人的心理状态描绘了出来。如《一把雨伞给这天用》的主人公,他抗拒荒谬生活,将生活看作是乱七八糟的“灌木丛”,他认为生活只会让人陷入怪异之中,因此他多年来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文本中将生活与生活信念发生冲突下,主人公的整个心理转化过程描述了出来。历来荒诞便是文学家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如现代派鼻祖卡夫卡,他的作品便深刻地揭示了工业社会下人被异化的本质。而格纳奇诺在这个文坛成秀场的年代能独树一帜,以荒诞叙事荣膺毕希纳文学奖,十分值得我们深思:深刻而幽默,取材于德国原生态的都市生活,立足于琐碎生活细节,这样一位坚持“无聊”和“呆板”的作家,是出于什么目的并如何将时代真实地再现在我们眼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