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威廉·格纳奇诺小说中的“荒诞”

来源 :集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q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威廉·格纳奇诺及其创作,并就荒诞在本论文选取的四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作了初步阐释。第二部分重点分析文本中的荒诞叙事,包括作品中的人的荒诞以及作者对荒诞世界的刻画。第三部分析了作家以荒诞作为创作主题的原因、他的创作手法及其意义。格纳奇诺的作品以小人物为主角,以日常琐碎生活为主线,注重以幽默的语言刻画日常生活中可笑的荒诞,藉此描绘出荒诞世界中的小人物心态。本论文围绕《女人,房子,一部小说》、《幸福,在幸福远去的年代》、《一把雨伞给这天用》以及《爱的怯懦》四部小说展开,以格纳奇诺在文本中的塑造的“荒诞”世界为中心,试图分析其文本中刻画的荒诞和人物形象。荒诞,即在正常世界中出现了各种反常、不合情理的事,它们使人在生活中自相矛盾,心理冲突不断,却又对矛盾的原因无从解释。格纳奇诺所描述的正是这样荒诞的世界,且这种荒诞通过主人公自白式的心理活动展现出来。如《女人,房子,一部小说》的魏甘德,他的成长经历便是发现生活荒诞的过程。他在从事记者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有身份地位的人,还是市井小民都爱出风头,希望成为被报道的对象,他们在媒体面前惺惺作态,丑态百出。但讽刺的是,主人公的工作便是将这种虚假的大众情感搬上报纸,他因而对工作越来越没有激情。除了对荒诞的刻画外,格纳奇诺还重点将人的心理状态描绘了出来。如《一把雨伞给这天用》的主人公,他抗拒荒谬生活,将生活看作是乱七八糟的“灌木丛”,他认为生活只会让人陷入怪异之中,因此他多年来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文本中将生活与生活信念发生冲突下,主人公的整个心理转化过程描述了出来。历来荒诞便是文学家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如现代派鼻祖卡夫卡,他的作品便深刻地揭示了工业社会下人被异化的本质。而格纳奇诺在这个文坛成秀场的年代能独树一帜,以荒诞叙事荣膺毕希纳文学奖,十分值得我们深思:深刻而幽默,取材于德国原生态的都市生活,立足于琐碎生活细节,这样一位坚持“无聊”和“呆板”的作家,是出于什么目的并如何将时代真实地再现在我们眼前的。
其他文献
【摘要】今天,我们生活的感知世界被铺天盖地的影像和图片重重包围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使社会文化的主要表达方式由文字逐渐转换成了影像快捷、多变、直接、高信息量,影像以其独具的众多优良特性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视觉感受与阅读方式,进而改变着大众的思维习惯与审美取向。而这一切也让传统绘画经历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转变。一方面影像技术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素材收集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对影像资源的重组与置
【摘要】现代包装非常注重对消费者体验的设计和营造。本文从功能、信息、情感、品牌等方向探讨了包装体验创新的原则,为包装设计提供一些指导和新思路。  【关键词】包装设计;体验创新;功能;信息;情感;品牌  随着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兴起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包装设计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同时,愈发注重体验设计和体验创新——在消费、使用及用后处理过程中,以环境为布景,商品包装为道具,创造与消费者沟通互动,并触动
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而身处时代巨变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类,死亡威胁笼罩着他们的日常生活。梅特林克借死亡来思考人类的生存处境,在作品中通过对死亡境遇的描述引起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系统一次和二次接线图的继电保护动作逻辑仿真的实现思想和算法.根据实际系统接线图,形成继电保护拓扑和动作逻辑数据库,根据给定潮流、故障设置和保护定
Web发布系统已经成为EMS的必备功能.文中将基于CORBA的多代理技术应用于EMS的图形Web发布系统,使系统变得简洁、易用,做到了真正的跨平台和完全免维护.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设
北宋不少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同时受到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如王安石、程颐、程颢、黄庭坚等,其中苏轼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家之一。他身上既凝结了儒家文化思想,又兼综了各家学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