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Glycine max L.Merrill)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人类最主要的植物蛋白源,高光合效率是大豆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本试验选用近年来山东省选育的4个生育期差异小、品种特性突出的主推大豆品种临豆9号(LD9)、潍豆9号(WD9)、菏豆12号(HD12)和齐黄34(QH34)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大豆一、二、三冠层光合特性变化规律,探究光合特性与产量相关性,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明确了品种间主要农艺性状差异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大豆干物质积累呈“S”型曲线,峰值出现在R4-R6时期,高产品种QH34在生育后期仍保持较高的干物质积累水平,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R6-R8时期积累的生物量对最终大豆籽粒产量形成影响最大。在R2、R4时期保持较大的叶面积,延缓叶片衰老,是提高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和实现高产的生理基础。百粒重、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是高产大豆选育的重要指标。2、明确了品种间不同冠层光合特性和衰老酶变化动态,及光合特性与产量的相关性LD9和WD9的Pn、Gs、Tr峰值出现在R2时期,HD12和QH34的Pn、Gs、Tr峰值延至R4时期且在R2至R6时期保持较高值,提高大豆结荚期、鼓粒期的Pn、Gs,协同延缓衰老期SPAD值的下降,是大豆产量提高的光合生理基础。第一、第二冠层的Pn、Gs、Tr高于第三冠层,具有突出的光合优势,是衡量大豆产量状况的最优叶位。大豆SOD、CAT和POD酶活性随生育期进程呈单峰变化,一、二冠层SOD、CAT酶活性高于第三冠层。QH34较高的SOD、CAT和POD酶活性是其高产的生理基础。3、明确了品种间不同冠层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ΦPSⅡ和qP峰值出现在R4至R6时期,在不同生育时期均与产量呈正相关,是大豆产量预测评价的重要内参。第一、二冠层叶片Fv/Fm、ФPSII和qP高于第三冠层,具有更高的潜在光合能力,是评价大豆荧光特性的理想叶位组合。QH34和HD12的一、二冠层ΦPSⅡ和qP高于第三冠层,与Pn在三个冠层间的变化规律一致,是对光合作用的内在响应。4、明确了品种间光合日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光合速率日变化不遵循固有模式,最高峰值出现在10:00,高产品种QH34在R6-R7时期光合速率日均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R4-R6时期,Pn日均值、ΦPSⅡ日均值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Ci日均值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R6-R7时期,Gs日均值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生育中后期Pn、Gs、ΦPSⅡ的日变化值,是高产、高光效品种鉴定评价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