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目的之一是通过Meta分析比较PFO封堵治疗与药物治疗在预防PFO相关隐源性卒中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目的之二是比较抗血小板药物与抗凝药物在预防PFO相关隐源性卒中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研究Ⅰ: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同时辅以手工和其他检索,收集关于PFO封堵治疗与药物治疗在预防PFO相关隐源性卒中复发的所有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截止2019年1月,语言仅限英文、中文。由两名作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检索文献以及提取数据。使用RevMan5.3软件对提取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Ⅱ: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同时辅以手工和其他检索,收集关于抗血小板药物与抗凝药物预防PFO相关隐源性卒中的所有文献,检索时间截止2019年1月,语言仅限英文、中文。由两名作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检索文献以及提取数据。使用RevMan5.3软件对提取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Ⅰ:入选5篇文献,均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3627名患者。与药物治疗相比,PFO封堵治疗可显著降低卒中复发率(OR=0.43,95%CI:0.21~0.90,P=0.02);在降低TIA的复发上,两组治疗无明显统计学差异(OR=0.79,95%CI:0.53~1.19,P=0.26);在新发房颤率上,PFO封堵组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OR=4.93,95%CI:1.74~13.94,P=0.003);在全因死亡率(OR=0.79,95%CI:0.39~1.61,P=0.52)和主要出血率(OR=0.76,95%CI:0.32~1.81,P=0.54)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上,两组均无明显差异。研究Ⅱ:入选14篇文献,5项为随机对照研究,9项为病例对照研究,共2414名患者纳入研究。在有效性方面,与抗血小板药物相比,抗凝药物可显著降低卒中复发率(OR=2.08,95%CI:1.22~3.54,P=0.007)及卒中/TIA的复合事件复发率(OR=1.40,95%CI:1.05~1.85,P=0.02),但在预防TIA的复发上,两种药物无明显统计学差异(OR=1.62,95%CI:0.97~2.72,P=0.07)。在安全性方面,抗凝药物的出血率显著高于抗血小板药物,且是抗血小板药物的6倍(OR=0.21,95%CI:0.09~0.49,P=0.00040,0.7%vs.4.5%)。两种治疗方法在死亡率(OR=1.14,95%CI:0.33~3.96,P=0.84)上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I:在预防PFO相关隐源性卒中复发的治疗上,与药物治疗相比,PFO封堵治疗可显著降低卒中复发率,但同时PFO封堵治疗的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较高。研究 Ⅱ:预防PFO相关隐源性卒中的抗血栓治疗策略选择上,抗凝药物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卒中复发率及卒中/TIA的复合事件复发率,但抗凝药物的安全性较差,其出血率显著高于抗血小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