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竹材极易霉变而失去使用价值,但现有竹材防霉仍以化学药剂为主,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本文开展了天然抗菌剂柠檬醛对竹材常见霉菌的抑菌机理、抑菌性能和竹材防霉处理效果等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牛津杯法研究了浓度为3.125~75mg/m L的柠檬醛对竹材常见霉菌的抑菌性能,并进行了柠檬醛对竹材霉菌的抑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醛浓度为3.125~75mg/m L时对竹材霉菌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竹材防霉用温敏性水凝胶/柠檬醛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缓释特性与抑菌机理”(项目编号:3187054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材极易霉变而失去使用价值,但现有竹材防霉仍以化学药剂为主,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本文开展了天然抗菌剂柠檬醛对竹材常见霉菌的抑菌机理、抑菌性能和竹材防霉处理效果等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牛津杯法研究了浓度为3.125~75mg/m L的柠檬醛对竹材常见霉菌的抑菌性能,并进行了柠檬醛对竹材霉菌的抑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醛浓度为3.125~75mg/m L时对竹材霉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性能,其中柠檬醛浓度为75mg/m L时对竹材常见霉菌抑菌率均可达到100%以上,此外,柠檬醛可通过改变或破坏菌丝体微观结构,导致菌丝体内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流出,细胞胞内外p H失衡,从而达到抑制或杀死霉菌的作用。(2)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柠檬醛处理竹材防霉的工艺参数,并研究了柠檬醛处理竹材的防霉性能。结果表明:柠檬醛处理竹材防霉的较佳工艺参数为柠檬醛浓度0.795mg/m L、浸渍压力0.3MPa、加压时间90min,其中,柠檬醛浓度是影响处理竹片湿载药量的主要因素,但只有将柠檬醛浓度增加到200mg/m L时,才能达到对竹材常见霉菌防治的需要量,从而达到防治作用。(3)为了实现减少柠檬醛用量但仍然能达到同样防治效果的目的,研究了柠檬醛分别与肉桂醛、百里酚以2:1的比例复配的复配剂的抑菌性能及其处理竹片对竹材霉菌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柠檬醛与百里酚以2:1的比例复配时对竹材霉菌的抑菌性能高于柠檬醛与肉桂醛复配对竹材霉菌的抑菌性能;200mg/m L浓度的柠檬醛与百里酚混合的复配剂处理的竹片与200mg/m L浓度的柠檬醛溶液处理的竹片对竹材霉菌的防治效果一样,其防治效力均为100%。
其他文献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出发点,参考开源的APM电路原理、Ardu Pilot源码,以复合式VTOL无人机为载体,研发模块化设计的硬件、软件飞行控制系统。首先,提出飞行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总体设计方案,硬件电路采用模块化设计。以单片STM32F407VET6为主控芯片,双IMU模块采用SPI通讯协议的MPU6500模块,磁力计采用IIC通讯协议的HMC5883L模块,气压计采用IIC通讯协议的BMP180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的人为干预所产生的后果愈发明显,环境逐步在恶化,对人类进一步开拓和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和负面影响,随着影响的加剧,我国对于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也愈发重视,希望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通过对绿色城市的方案设计和方案落实,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规划水平,文章从绿色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实践方法以及在实践中个人心得体会等多方面对绿色城市设计的理念和实际应用做出进一步
植物MYB转录因子根据R重复序列分为四大类,MYB108属于R2R3类的MYB转录因子。本文研究的MYB108的突变体bos1是T-DNA插入突变,因为对灰霉菌特别敏感被命名为botrytis-susceptible1(bos1)。目前认为bos1的灰霉菌敏感性和机械损伤后细胞死亡的表型是因为BOS1基因的缺失造成的。T-DNA插在MYB108的5’-UTR区域,引起bos1突变体MYB108的高
天然更新是森林群落在不受人为干扰下通过种群繁衍而维持群落结构稳定的重要生态学过程。以往大多数的研究侧重于立地因子或林分结构单一方面分析其对天然更新的直接影响,忽略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天然更新的间接影响。本文以浙江省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20年大型固定样地复查数据,首先应用因子分析法对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的更新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其次,量化分析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的林分结构特征,并对其林分
竹炭是竹子的热解产物之一,因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吸附性、导电性备受关注。为顺应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本文以竹炭为原材料,氯氧镁水泥为胶黏剂,以热压成型工艺制备竹炭无机复合板,探索可行的工艺参数,对扩大竹炭利用范围,推进竹炭高质化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比以及工艺参数下制备竹炭无机复合板(以下简称竹炭板),并对竹炭板进行物理力学性能的测试分析。优化工艺参数,再通过添加纤维的方法对竹炭板进行
害虫治理是生态系统中涉及到种群动力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脉冲微分方程理论在害虫治理模型中的应用极其广泛。在害虫综合管理策略(IPM)中,利用病毒传染病(病毒病)防治手段来治理农林业害虫是目前常用的生物防治手段,且取得较好的防治成果。由于一般的害虫治理数学模型动力学性质较为简单,而病毒病模型可能具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例如出现周期、拟周期、混沌等,对于研究害虫种群数量变化的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且其可
传统村落空间更新是当下乡村规划与设计的一个重要研究命题。东阳市李宅村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沉淀的传统村落,在其乡土空间进行演化的进程中,对其中产生的问题与矛盾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核。本文基于城市触媒理论体系,对李宅村传统村落更新进行研讨分析,并以此探讨触媒理论在传统村落更新中的适用性。在研究体系上,本文通过对城市触媒理论的文献整理与概念梳理,又与乡村更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结合,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