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舍先生无疑是当之无愧的模范北京市民,更被誉为是使“京味”成为有价值的风格现象第一人,其文学作品中强烈的北京色彩人所共见。新时期,邓友梅、刘心武、韩少华、苏叔阳、汪曾祺、陈建功等诸家带着一批质、量可观的作品出现,使得所谓“京味文学”并不仅仅是老舍先生的个人风格。此后王朔、刘恒、刘一达、薛燕平等人,与其说是承袭前人的影响,不如说是不同年代的作者对于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归属与认同。而京味文学本身亦是一个值得玩味的概念。有别于“京派文学”,并不具备深厚的生存土壤,也没有被当做一个文学流派作为研究,仅仅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出现,而且是在新时期的当下才得名。随着时光与历史的流变,北京现代化城市进程的推进,“京味”也在这种流转中渐渐寡淡。纯净漂亮的京白、闲散从容的情态、市井小民的琐碎生活,只能是对于传统京味文学回归的热切呼唤。北京胡同是爱好和平、崇尚和谐的北京人的文化创造,是他们所创造的生存--文化环境,反过来,又和北京人一起,成为北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从胡同意象出发,其目的在于探究胡同与文学、文学与城市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对于京味文学与胡同意象进行意义界定之后,运用文献研究法与跨学科研究法,对几部典型作品中胡同意象进行了细致刻画与分析——无论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羊圈胡同,还是改革开放初期的钟鼓楼,亦或是新时期的黄土坑胡同——意在从中寻求共性,进而上升为文化价值层面的意义解读。由胡同文化衍生出的京味城市文化,带有一定的文化批判意味。胡同文化的封闭自守、和谐文化的多礼与重和、旗人文化的满汉相融、没落贵族文化的幽默与找乐,虽不尽然是北京城市文化的根本和全部,但却从一个侧面彰显其时代特征与城市气质,为建构人与城,文学与城市的交错联系网提供了支撑。胡同较之过去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通过对其发展变化过程的整理,追根溯源,使人们更加清楚的认识京味文学,既从中看到京味文学的发展轨迹,又可以看到北京城的历史变迁。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北京胡同日益为全世界所关注的当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并且提供了文学与建筑学、民俗学、城市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的交融。由建筑意象,引发文学联想,对于一种地域文学风格现象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价值意义,同时,又因为胡同独特而又鲜明的地域特征,将文学与城市紧密联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