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具有信息优势和专业优势,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种类、数量和规模也获得了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广泛地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来。有关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是机构投资者具有价值选择效应还是价值创造效应,并未形成一致的结论。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在现有关于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研发支出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得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以现代管家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及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研发支出的关系做了简单阐述,并且提出研究假设;最后选取2010-2014年五年A股高科技上市公司的动态面板数据,在静态外生框架下运用OLS方法对机构持股比例与研发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别运用2SLS方法和GMM方法对二者互为因果的关系以及变量滞后性加以控制,从而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根据实证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发现:在静态框架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研发密度之间显著正相关,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研发强度关系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销售收入容易被“盈余操纵”。在内生性框架下,研发强度或研发密度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实证研究结果说明静态外生的假设并不合理,研发强度或研发密度与机构投资者持股之间具有内生性关系。在动态内生性框架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研发密度或研发强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越高,即机构投资者通过其投资影响了企业的研发支出因而可能具有价值创造效应;上市公司研发强度或研发密度对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说明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决策不能吸引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因而不具有价值选择效应。为了更好地发挥机构投资者积极股东作用,促进机构投资者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通过建立多样化的竞争机制来提高机构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机构投资者评价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