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5T与3.0T核磁共振对腕关节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力差异,为临床在选择不同场强核磁共振诊断腕关节软组织损伤上提供客观的选择依据。 方法:以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6年 5月至2017年 11月收治的45例腕关节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X线检查,除外桡骨远端骨折后,对患者均进行1.5T核磁共振检查及3.0T核磁共振检查,影像学上诊断为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或(和)舟月韧带(SLIL)损伤或(和)月三角韧带(LTIL)损伤或未见明显腕关节软组织损伤病例,对45例患者进行腕关节镜探查手术,以术中诊断为金标准验证及对比1.5T核磁共振及3.0T核磁共振对腕关节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力差异。 结果: 1. 45例患者中1.5T核磁共振诊断腕关节TFCC损伤(24例)、SLIL (7例)、TFCC损伤合并LTIL损伤(3例)、无腕关节软组织损伤(11例);3.0T核磁共振诊断腕关节TFCC损伤(23例)、SLIL损伤(13例)、TFCC损伤合并LTIL损伤(5例)、无腕关节软组织损伤(4例);腕关节镜术中诊断腕关节TFCC损伤(20例)、SLIL损伤(15例)、TFCC损伤合并LTIL损伤(9例)、无腕关节软组织损伤(1例)。 2. 1.5T MRI本组腕关节TFCC损伤的诊断效力为93.10%,3.0T MRI本组腕关节TFCC损伤的诊断效力为96.55%,二者的诊断效力与TFCC的损伤类型及分级均无相关性(均有P>0.05),1.5T MRI及3.0T MRI与腕关节镜在腕关节TFCC损伤的诊断上均有相关性(均有P<0.001);而1.5T MRI及3.0T MRI对腕关节SLIL损伤及 LTIL损伤的诊断效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 结论:1.5T与3.0T MRI都能够精确显示腕关节TFCC损伤,但二者在诊断敏感性上都达不到100%,还不能够完全代替腕关节镜;在诊断腕关节SLIL损伤上,虽然二者的诊断结果数据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但3.0T MRI在较少数量的样本中诊断效力高于1.5T MRI,所以在SLIL临床诊断中建议应用3.0T MRI;而在LTIL损伤的诊断上,二者的诊断准确性都较差,建议进行有创的腕关节MRA检查或直接应用腕关节镜手术进行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