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边缘驱动变形镜是低阶像差校正系统中的重要技术方向,具有结构简单、波前校正行程大、中间工作区域不受粘接应力干扰等优点。压电材料性能优异,单压电片变形镜更是因其具有大行程、高带宽和高镜面质量等特点,在光束校正中应用广阔。但为了增加变形量,单压电片变形镜通常采用较薄的压电陶瓷片,然而在传统正负电压驱动作用下,薄压电陶瓷片会经历电场、机械载荷的反复逆转,容易产生退极化甚至是失效的现象。同时,在激光(特别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缘驱动变形镜是低阶像差校正系统中的重要技术方向,具有结构简单、波前校正行程大、中间工作区域不受粘接应力干扰等优点。压电材料性能优异,单压电片变形镜更是因其具有大行程、高带宽和高镜面质量等特点,在光束校正中应用广阔。但为了增加变形量,单压电片变形镜通常采用较薄的压电陶瓷片,然而在传统正负电压驱动作用下,薄压电陶瓷片会经历电场、机械载荷的反复逆转,容易产生退极化甚至是失效的现象。同时,在激光(特别是高能激光)的持续照射下,镜面会产生热变形,也会影响其校正性能。此外,传统的变形镜主要是反射式的,而将反射式变形镜引入现有光学系统中需要设计折叠的光路和设置中继光学器件,这将导致系统集成的困难以及系统体积成本的增加。本文从边缘驱动变形镜设计理念出发,以单压电片变形镜的结构为基础,以研究低成本、大变形量、校正低阶像差的边缘驱动变形镜为目标,开展避免压电材料退极化、减少热影响和简化光路设计、降低集成空间及成本的研究。首先,建立了基于单压电片的边缘驱动致动器有限元模型并展开优化,其次,基于此模型分别对正电压边缘驱动的反射式变形镜和边缘驱动的透射式变形镜进行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基于单压电片的边缘驱动致动器优化。首先建立了边缘驱动致动器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得到致动器的性能,以致动器的影响函数及其对低阶Zernike多项式像差的重构能力为优化目标,开展了对边缘驱动致动器校正口径、电极尺寸及数目等参数的优化工作,根据结果得出最优结构参数,并给出在该参数下边缘驱动致动器的最佳校正性能。(2)正电压边缘驱动的反射式变形镜研究。为了提高电极工作稳定性和减少热载荷影响,提出了一种由正电压边缘驱动的反射式变形镜。它通过上侧的环形电极产生整体离焦偏置,下侧利用(1)中边缘驱动的致动器校正波前像差,只用正向电压即可实现镜面的双向变形,且此变形镜的镜体结构完全对称受热应力影响小。制备了变形镜样机并对致动器性能、镜面质量、重构能力等进行表征,测试结果显示:初始镜面校平后波前峰谷值减小至0.211μm,相应的均方根值仅为0.036μm(<λ/18),达到了衍射极限。精确重构了典型低阶Zernike多项式像差,像散、离焦、三叶草和彗差像差的重构幅值分别达到11.1μm、9.7μm、5.7μm和4.2μm,归一化残余误差分别为1.0%、1.0%、3.3%、6.0%;此外,利用该变形镜实验生成了新型无衍射艾里光束,并对其传播轨迹进行探究,显示其优异的性能。(3)基于边缘驱动的透射式变形镜研究。将反射型变形镜引入到现有的光学系统中需要折叠的光路和中继光学器件,这会增加系统的体积和成本。基于(1)中边缘驱动的致动器模型,将传统反射镜面换成透明玻璃,提出一种低成本透射式变形镜,可轻松集成到现有光学系统中以校正低阶像差。制备了透射式变形镜样机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初始像差校正后的波前峰谷值减小至0.230μm,相应的均方根值为0.030μm(<λ/20),达到衍射极限。样机也精确重构了前9项Zernike多项式像差,重构幅值较大,整体残余误差低于5%。在无波前条件下,利用基于Zernike模式的改进爬山算法进行像差校正,进一步表征了其校正能力。校正后的光斑类似于Airy斑,最大光强增加5倍。此外,还将透射式变形镜集成到特定的显微成像系统中,进行了生物细胞显微成像。结果显示,所提出的透射式变形镜可有效校正系统像差,提高显微成像质量。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高级别(FIGO 3级)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d endometrial carcinoma,EEC)发病率相对较低,肿瘤异质性明显,到目前为止仍然缺少足够的证据明确与预后相关的生物学行为。2013年癌症基因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根据多组学研究(包括全外显子二代测序、转录和蛋白组学等研究比较)提出了子宫内膜癌四种分子分型,包括PO
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大约10%的胃癌与EB病毒感染相关,此类胃癌被称为EBV相关胃癌(EBV 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EBVa GC)。EBV编码基因及其产物导致宿主细胞基因差异表达,在EBVa G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宿主细胞特定基因的甲基化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还没有一种生物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EB
研究目的:肺癌是世界上除了女性乳腺癌之后发病率最高的肿瘤,同时也是死亡率最高的肿瘤。其中肺腺癌(LUAD)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并且大多数病人确诊时已经属于中晚期,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SFXN1(Siderflexin,真核细胞跨膜蛋白家族成员1)在一碳单位代谢中起着线粒体丝氨酸转运体的作用,与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目前,SFXN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和作用还不明确。因此,本课题旨
癌症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何有效的阻断癌症发生发展是医学领域的重大课题。脯氨酰异构酶Pin1,是致癌信号通路调控中枢“脯氨酸磷酸化事件”的操控者。相关实验证明其特异性抑制剂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与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能协同有效地抑制并降解活性Pin1,阻断多个Pin1参与调控的癌症通路,产生显著的肿瘤抑制效果。
目的局部复发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最佳治疗模式尚不明确,本研究探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IMRT治疗的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治疗方案包括放疗联合每周1次尼妥珠单抗,持续8周或联合以铂
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和老龄化,全世界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迅速增长,据2020年全球癌症中心估计,该年全球有1930万新发癌症病例和近1000万癌症死亡病例,而肺癌又是其中除了女性乳腺癌外最常见的癌症,同时还是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几年,除了传统的手术、化疗与放疗外,靶向药物的发现为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由于个体差异和耐药现象,其远期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多项研究证实高等真核
目前先进陶瓷(如Al2O3)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工具领域等多个领域。这些材料具有很好的机械、化学和热力学性质。由于它们具有高硬度、脆性和良好的耐磨性,因此很难通过传统的切削方法对其进行加工。在许多情况下,陶瓷产品具有非常复杂的几何形状,甚至它们的特征达到微米级,因此只能使用非常规的加工方法。这些方法之一就是电火花加工(EDM)。本文在分析了先进陶瓷以及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
目的探讨胆固醇与Graves眼病(Graves’Ophthalmopathy,GO)发生和活动的相关性,提出GO预防及治疗的新依据;比较不同胆固醇组合预测GO发生、评估GO活动期的效能,提供预测GO发生、评估GO活动期的新指标。方法本研究为一项病例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住院治疗18-86岁的620例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患者为研
肿瘤、缺血及炎症等诸多疾病都会在病变部位产生酸性的细胞外微环境,这种细胞外微酸环境也为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酸响应肽(The pH low responsive peptide,p HLIP)可在酸性微环境下自发折叠成跨膜螺旋插入并跨过细胞膜,为靶向这些酸性组织提供新的机会。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是一种在活化的T细胞中诱导的抑制性受体。其配
目的:斜视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是眼外肌运动相关神经功能失衡导致的眼外肌运动异常,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是运动神经元释放的一种肌肉相关神经肽,其在眼外肌中的意义仍未知。本研究通过对共同性外斜视患者眼外肌病理及蛋白表达量的研究及构建动物模型,探讨CGRP在眼外肌中的作用,并寻找其在眼外肌中可能的作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