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虻虫(Tabanus bivittatus Mats.)为双翅目短角亚目虻科雌性昆虫的干燥全体,具有逐瘀、破积、通经的功效,为常用破血药。在系统查阅了国内外对虻虫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首次对虻虫的脂溶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通过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反相HPLC等多种分离纯化手段,从虻虫的70%乙醇提取正丁醇以及水萃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光谱数据分析结合化学反应等手段,鉴定了其中的16个化合物的结构,其化合物类型有核糖核苷类化合物、嘧啶类化合物、甘油及衍生物等。它们分别为:烟酸(1),胞嘧啶(3),尿嘧啶(4),甘油(5),次黄嘌呤(6),次黄嘌呤核苷(7),腺苷(8),尿苷(9),5′-甲氧基尿苷(10),胸腺嘧啶(11),鸟嘌呤核苷(12),α-棕榈酸单甘油酯(13),十二烷基亚磺酸对甲基苯氨酯(14),异亮氨酸(15),2,4-dioxo-1,2,3,4-tetrahydropyrimidine-5-carboxylic acid(16),3-O-β-Dmannopyranosyl-sn-glycerin(17)。其中化合物14为一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采用体内外给药途径,分别对虻虫的不同方法的提取物进行了抗凝血药理活性实验以及抗炎活性药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虻虫的提取物抗凝血药理活性不明显,但具有较好的抗炎药理活性,尤其以正丁醇层的活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