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红树林生长于潮间带,可以净化水体、抗风固土、减少潮波、风暴潮和海啸造成的海岸线侵蚀,有效抵御风浪袭击。然而随着环境恶化与不当开发,全球红树林面积急剧下降,保护红树林刻不容缓。而红树林可持续保护需要更好地监测红树林的演替、分布等动态信息和结构,遥感技术的发展为满足这一需求提供了可能。本文以红树林为中心,取深圳湾地区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包括福田自然保护区和米埔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介绍了红树林种间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树林生长于潮间带,可以净化水体、抗风固土、减少潮波、风暴潮和海啸造成的海岸线侵蚀,有效抵御风浪袭击。然而随着环境恶化与不当开发,全球红树林面积急剧下降,保护红树林刻不容缓。而红树林可持续保护需要更好地监测红树林的演替、分布等动态信息和结构,遥感技术的发展为满足这一需求提供了可能。本文以红树林为中心,取深圳湾地区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包括福田自然保护区和米埔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介绍了红树林种间分类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以及红树林的相关情况与其功能与价值。选取了“珠海一号”、Landsat-8、Sentinel-2和World View-2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分别探究了高光谱和多光谱数据在该地区红树林种间分类中的适用性、红树林种间分类的空间粒度效应以及不同空间粒度效应对该研究区的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该地区红树林种间分类而言,相比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分类法的分类结果表现最佳,获得的总体精度为73.77%。同Landsat-8和Sentinel-2影像数据的对比表明,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有利于提高红树林种间分类的结果精度,并且短波红外波段对提高分类精度具有相当积极的作用。此外,添加纹理特征有助于提高分类结果精度,最终分类总精度提高到了77.87%,Kappa系数为0.7036。因此就该地区而言,国产高光谱数据在红树林种间分类领域具有一定潜力,但光谱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的相互影响以及波长范围覆盖区间较短,成为提高该数据分类精度的限制因素。粒度选择对于分类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粒度从2米逐渐增加到32米的过程中,研究区内的红树林种间分类精度与KAPPA系数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增长后降低,并且均在粒度为4米时,获得总体精度78.67%、KAPPA系数0.7420的最佳结果。景观格局指数所产生的尺度效应与类别自身的粒度密切相关,据分类结果分析,4米为该区域红树林种间分类的最佳粒度。并且,景观格局指数随尺度的变化趋势可以提示景观分类的重要转折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根治性放疗不同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照射范围对预后的影响,评估两种靶区范围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以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行根治性放疗的118例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CTV照射范围分选择注淋巴
用户使用LBS服务时,需要向LBS服务器发送用户位置信息和查询信息。如果恶意的攻击者获取这些数据,会从这信息中推导出用户隐私信息。因此,如何让用户享受LBS服务的同时,不泄
目的:以研究证明蒙医红柳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促进蒙医红柳灸的临床推广应用。方法:把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行蒙医红柳灸疗法,对照组行红外线照射治疗方法。治疗组:嘱患者取平卧位,将特定穴位或患部充分暴露后,将已备好的羊毛毡子放置于特定穴位或患部,再把在黄油里煮过3分钟的红柳棍交替摁灸在羊毛毡子上,直至温度消失,治疗时间为30分钟,每日治疗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深,各区域的地域文化逐渐失去了传统的价值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虽然国际化进程带来的文化、科技、经济进步有目共睹,但传统文化遭受巨大的冲击也是不
梅山文化园是位于湖南省安化县深山里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人文风俗于一体的文化主题公园。梅山文化园从设计到建设始终秉承着科学的生态观和文化观,并通过美轮美免的自然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络和网络应用的高速发展,网络监测和网络安全变得日渐重要,其中对抓取的网络数据包进行长期的历史分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实现上述功能最重要的要求
BiOCl是典型的紫外光敏催化剂,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其晶体中[Bi2O2]2+层被两个[Cl2]2-层夹在中间,[Bi2O2]2+和[Cl2]2-层的垂直方向容易引起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使其具备良
超分辨率技术(Super-Resolution,SR)可以理解为从观察和采集到的低分辨率图像中恢复出像素密度比较高的、图像质量比较好的高分辨率图像的过程。图像超分辨技术在实际的日常
视觉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核心组成,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无人自动驾驶、安全监控系统、基于视觉的智能交通等等。虽然这个领域已经被研究了很多年,也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因为
斜拉桥凭借构造新颖、跨径大等独特优点,日益受到桥梁界的重视。虽然国内的斜拉桥起步相对较晚,但是近几年随着国内的桥梁建设屡创新高,人们逐渐开始重视斜拉桥的性能及抗震设计。然而,大跨度斜拉桥作为交通的重要枢纽,一旦遇到强烈地震产生破坏,将会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对于大跨斜拉桥的抗震性能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变得日益紧迫。本文以斜拉桥作为研究对象,对大跨斜拉桥在近断层地震环境下的地震响应以及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