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回顾肝主疏泄的理论及实验文献,结合课题组前期工作进展,本文采用强迫游泳应激(Forced Swim Stress)诱导经前烦躁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肝气郁证大鼠模型,通过检测模型大鼠外周血及脑中枢关键生物指标改变,以期筛选并锁定与PMDD肝气郁证发病密切相关生物标记物,进而为开发针对性治疗药物提供有价值线索,为揭示肝疏泄失常的可能中枢机制提供一手实验证据支撑。方法:本研究采用动物行为实验与神经生化指标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讨。○1选取间期1期、接受期、间期1期3次强迫游泳应激,诱导PMDD肝气郁证大鼠模型,采用悬浮不动时间、高架十字迷宫、Y迷宫、摄食率测试等进行行为学评价,提供有效的PMDD肝气郁证大鼠模型载体;○2予以氟西汀和舒郁胶囊干预后,分别在接受期和间期1期各进行一次上述行为学评价,模型大鼠病证行为表征得以改善,再次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3采用ELISA检测血清及杏仁核、海马、额叶脑区5-HT、NE、GABA、E2、P、ALLO等指标在各组间的变化,采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三个脑区GABA_AR4α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从ALLO和GABA_AR4α亚基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探讨PMDD肝气郁证模型大鼠发病机制。结果:(1)动物行为检测结果显示:FST实验表明应激组大鼠非接受期悬浮不动时间及悬浮不动次数较接受期显著增加(P<0.05,P<0.05),EPM实验表明应激组大鼠非接受期OT%(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的时间百分比)较接受期显著降低,予阳性对照药氟西汀和中药舒郁胶囊干预后,上述变化消失(P>0.05),提示应激组大鼠上述行为参数有典型的动情周期依赖性改变,这和病证临床特点近似或一致,再次证实强迫游泳应激诱导的PMDD肝气郁证大鼠模型具有良好的表面效度和预期效度。(2)ELISA生化检测结果显示:大鼠血清、海马、杏仁核、额叶各组间5-HT、NE、ALLO含量变化趋势相对大致相同,应激+纯水组显著性降低(P<0.05,P<0.01),给药组明显升高(P<0.05,P<0.01);P在血清及三个脑区中的含量,应激+纯水组显著增多(P<0.05),给药组显著性减少(P<0.05,P<0.01);血清中舒郁给药组除外,其孕酮含量较应激+纯水组有减少趋势,但未形成统计学差异;应激+纯水组E2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性增加(P<0.01),药物干预后的两个组存在降低趋势。海马、杏仁核、额叶三个脑区各个组间GABA含量应激+纯水组均显著性下降(P<0.05),两个给药组均显著性升高(P<0.05,P<0.01),应激+氟西汀给药组升高较应激+舒郁给药组明显,由此表明PMDD肝气郁证发病与上述指标异常改变密切相关;(3)RT-PCR和Western Blot蛋白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大鼠杏仁核、海马、额叶脑区GABA_AR4α蛋白和mRNA表达基本类似,应激+纯水组较空白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1,P<0.05),应激+氟西汀组和应激+舒郁组较应激+纯水组显著性降低(P<0.01,P<0.05),提示GABA_AR4α亚基异常表达可能是PMDD肝气郁证发病机制之一。结论:(1)采取强迫游泳应激筛选的PMDD肝气郁证大鼠模型更符合PMDD诊断首要标准,其悬浮不动时间、OT%具有明显的动情周期依赖性,并增加了对模型大鼠认知和躯体症状的行为学评价,提示具有良好的表面效度、结构效度、预期效度;(2)PMDD肝气郁证发病与E2、P、GABA_AR4α蛋白和mRNA表达增高,NE、5-HT、ALLO、GABA含量、降低密切相关,这些指标可能是PMDD发病的关键生物标记物。(3)肝疏泄失常与上述指标异常存在高度相关性,其深层机制可能以ALLO和GABA_AR4α亚基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为关键,ALLO可以直接与脑内GABAAR结合,一是通过开放GABA上的Cl-通道,引发氯离子内流,产生一系列抑制效应;二是通过阻碍GABA对HPA轴的抑制,影响GABA摄取而调节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从而产生各种肝疏泄失常的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