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科研”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qing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科研越来越受到重视,“科研兴校”已成为潮流,中小学“教师科研”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扩大学校知名度等方面的作用得到认可。尽管关于教师是否应该参与“教师科研”的问题已经初步取得了共识,但是“教师科研”的有效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系列问题却还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解决。“教师科研”的行为和结果与教师发展之间并不存在必然正相关。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对当前中小学教师科研现状进行研究,对当前中小学“教师科研”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的成因和探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此外,笔者以较早进入新课程改革的江苏省和浙江省的英语教师的“科研”为例,通过对发表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上的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科研成果的分析和对宁波市中小学教师的调查结果研究,进一步从微观的角度对“教师科研”低效的原因和对策方面进行了印证研究。本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教师科研”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从国际、国内背景方面对“教师科研”的发展作了大致的说明,提出“教师科研”有效性缺失的问题。第二部分:我国“教师科研”有效性问题与原因分析。本章主要从宏观、微观角度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科研”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将成因归结于三大方面,即制度层面的原因、评价层面的原因和教师个人层面的原因。第三部分:实现“教师科研”有效性的策略。包括提高教师自我认识水平,保证“教师科研”作用的发挥;完善教师基本素养,建设新型教师队伍;改变观念,注重研究方法,处理好“教师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关系;优化中小学“教师科研”的管理体制,创设良好的科研环境;普及教育科学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者的素质;完善教育科研的评价机制;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等几个方面。
其他文献
政治选修课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应当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实效性,在教学内容上加强针对性,在教学手段上寻求多样性,在评价体系上加大灵活性.
建设新农村战略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县级图书馆如何为建设新农村服务,通过实践,本文回答了这个问题。
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儿童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渴觉机制尚未发育成熟[1],饮水不足或过量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智力发育以及行为活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现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我们在享受经济带来的好处的时候,也要注意,经济带来的负面的影响。之前我们对环境的保护不是很在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取得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2001年,我国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新课改以后,我国的高中数学课程内容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内容。必修模块由5个模块组成;选修课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基础教育,进入高中学习,通过高中这座桥梁进入大学的门槛,继续深造。根据“3+x”《理综合考试说明》,要求学生具有对物理学科整体把
文章讨论并运用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教师要树立乐观的学生观,对症下药的教学观,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