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粪便农用对土壤中四环素抗性细菌及粪源性病原菌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畜禽粪便的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氮、磷、重金属、抗生素等化学污染外,畜禽粪便还是数量庞大的病原菌,包括抗生素抗性菌和抗性基因的载体,其可能造成的生物污染可能并不亚于化学污染。由此,本文通过资源调查、分析集约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的生物污染源情况,以长期定位实验为平台,研究畜禽粪便作为肥料施入农田后,病原菌、抗生素抗性菌在土壤中的动态消长过程,同时通过传统生物学和现代分子技术结合,对所获四环素抗性菌菌株的抗生素抗性谱、抗性基因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并明确粪便种类(新鲜粪便和有机肥)、不同粪肥用量对农田土壤中粪源性病原菌、抗生素抗性菌的影响,从而为合理利用畜禽粪便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首先以常见的粪大肠菌群、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为指标,对采自江苏省内13个地市共157个畜禽粪便和23个商品有机肥样品和17个有机肥半成品进行了分析,结果:新鲜粪便中粪大肠菌群数量菌和大肠菌群含量都较高,检出率均为100%,最高达分别4.52×1011MPN·g-1和9.23×1011MPN·g-1;沙门氏菌检出率为75.8%,含量最高为3.23×108MPN·g-1。有机肥成品及半成品中有一定数量的粪大肠菌群、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的检出。对其中20个样品进行的分析,结果四环素抗性细菌检出率100%,范围为2.37×105~7.57×108CFU·g-1。如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将对环境构成严重的生物污染。   在常熟生态实验站进行的田间实验结果表明,粪肥负荷对三种病原菌的存留时间长短没有影响。粪大肠菌群在施肥30~60天内可消减到接近检测限,大肠菌群30天内可消减到接近或低于施肥前的土壤背景值,接近检测限。本研究的粪肥负荷下(≤9.0 t/ha时),沙门氏菌在土壤中存活期在120天以上。   施肥后,四环素抗性菌数量从总体上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趋势,施用同种粪肥处理,曲线变化基本一致。表层土壤(0~5cm)中四环素抗性菌数量在施肥2个月后低于施肥前的背景值。亚表层土壤(5~10cm)中在施肥4个月时仍高于或接近施肥前的背景值。   粪肥负荷对土壤中四环素抗性菌影响结果表明,粪肥负荷对施用商品有机肥处理影响较明显,2倍用量处理(CF2)的抗性菌数量(TRB、GTRB)和抗性细菌比例(TRB/TB比、GTRB/TB比)都高于1倍用量处理(CF1)。但对新鲜猪粪处理影响不显著。   四环素抗性菌的剖面分析结果表明,稻季末各处理的抗性菌数量(TRB、GTRB)和抗性细菌比例(TRB/TB比、GTRB/TB比)都以亚表层(5~10cm)最高。推测可能由于土壤类型、养分和抗性菌、抗性基因等迁移,亚表层土壤相对适于抗性菌的存活的繁殖。   对四环素抗性菌的抗性谱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粪肥的种类或用量,对四环素抗性菌多重抗性的出现频度及其在不同土层间的分布、同种抗生素出现频度等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无害化不彻底的商品有机肥施入土壤后,其对环境的抗性污染可能不弱于新鲜粪便。   供试的10种抗生素中,与四环素协同出现频度较高的是复达欣、链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等,而美满霉素、万古霉素则是出现频度较低。复达欣和凯福隆抗性出现频度都是新鲜粪便处理高于商品有机肥处理,差异达到显著(p<0.05),这两种抗生素都是先锋霉素(头孢)类药物,推测与头孢类药物的广泛使用有关。   对四环素抗性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编码外输泵抗性基因的tet(A)检出率,新鲜鸡粪处理(92.2%)显著高于化肥对照(77.9%),表明长期施用鸡粪不仅可以促进四环素抗性菌数量及其占好氧可培养细菌总数比例的提高,可以促进tet(A)在土壤中细菌中的扩散。但两种肥料处理菌株的tet(M)检出率无显著差异。   作为肥料施入农田可能是畜禽粪便一个比较合适的出路,除了从化学污染的角度进行评价,应加强对其可能产生的病原菌和抗生素抗性菌污染及其安全评价研究。
其他文献
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是植物体内多种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以多种方式参与植物体内的各种代谢,是维持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也是关系到植物品质的重要因素。长期
分别在好氧(60%WHC,25℃)和厌氧条件(淹水,25℃)下进行了14天的培养试验,研究杀菌剂百菌清和多菌灵在添加水平为田间施用量(5.5 mg kg-1,FR),20倍(20FR)和40倍田间施用量(40FR)时对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花生连作实验基地自1996年以来开展了包括施用化肥(F)、化肥+微量元素(TF)、有机肥(猪粪)(M)、有机肥(猪粪)+有效菌剂(BM)和有机肥(猪粪)+有效菌剂+
污染土壤风险评估是一种于20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目前已在发达国家逐渐成熟的污染土壤管理方法。通过污染土壤对人体及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采取修复或改变土地利用
随着我国环境卫星的研制和成功发射,我国的环境遥感技术研究与应用也取得了瞩目的进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已经在相关的应用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统的以单个像素为对象的分
本文根据不同方式计算鸡粪施用量及施用不同添加剂(沸石和铁盐),进行连续4茬蔬菜施用鸡粪大田试验,研究降雨对土壤径流液中不同形态磷的流失影响,探讨施用鸡粪对土壤不同形态磷
Recent advances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telecommunications,biomedicine and economics,among others,have created enormous amount of data that are often characte
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其生长的地形环境有山地、平地和岗地三种,受这些地形环境的作用,红松人工林矿质营养元素积累与再分配情况不同。本文选取
The paper reports a survey on the attitudes,arrangements,and operational model of more than 40 major Chinese libraries (CL) on long-term digital preservation.It
本文从探讨热带亚热带地区酸性土壤对NH4+输入增加的响应这一目标出发,紧紧围绕输入NH4+在酸性土壤上的硝化作用展开,通过室内封闭培养(只有空气交换)和土柱模拟淋洗培养试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