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肝脏激光间质热消融治疗中组织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肝脏激光间质热消融治疗过程中组织温度变化的规律。材料与方法:新西兰白兔5只,平均体重3.81Kg,经静脉注入3%戊巴比妥钠1ml/Kg体重麻醉,备皮,沿右肋下切开表皮进入腹腔,暴露肝脏。经自制穿刺架,向肝脏内插入18G穿刺针,导入直径600μm的光导纤维,光导纤维与砷铝镓(GaAlAs)半导体激光器(Diamed,UK)相连接。经自制穿刺架,在距光导纤维尖端5、7、9、11mm处、与穿刺针平行分别插入热敏电阻测温针1根(18G)。测温针与MR兼容性测温系统(TDS 0800-1,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相连,启动软件测温。设定激光器功率5W,选择连续模式,消融时间660s,总能量为3300J,对兔肝进行消融。完成消融并待兔肝冷却至术前温度后,以过量3%戊巴比妥钠处死实验兔,取出兔肝。沿穿刺针与4根测温针长轴所组成的平面切开标本,在该平面上测量兔肝损伤的最大直径,测量线与针的长轴垂直。提取计算机保存的温度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温度变化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大体病理上,组织损伤由中心向外分为4个层次:第1层为光导纤维尖端所在的中心区域,显示为气化所留下的空洞,平均直径2.6mm(2.0mm~3.0mm);其边缘的薄层黑色炭化组织为第2层,平均直径5.2mm(5.0mm~6.0mm);第3层是呈黄白色的凝固性坏死区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