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年多来,随着GE模式在中国的日渐风行,有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问题在经历了几年前的热炒和近些年的冷却之后,再度成为企业界的热门话题。2003年,怀着“不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理念,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争先进行多元化的尝试。五粮液投巨资杀向芯片加工业;波导从IT跻身汽车业;春兰染指汽车和传媒业,新飞投资冷藏车……新一轮多元化浪潮中投资领域之“多”,跨行业距离之“远”,令人震惊,有做洗衣粉的去卖饮用水,做胃药的去卖酒,做酒的又去卖药,白色家电向黑色家电延伸,黑色家电向白色家电渗透……。其中虽然不乏成功的个案,但深陷泥潭、壮烈牺牲的企业更是不计其数,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多元化战略产生了质疑——多元化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中国企业到底该不该搞多元化? 本文就此出发,分三章来研究企业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战略选择问题。第一章从多元化与专业化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各自的利弊,指出了企业在多元化经营和强化核心竞争力上不可能两者兼得。即从投资、经营的角度看,多元化发展可有效规避风险,在某项业务蚀本的情况下以丰补欠。但是资源过于分散又不利于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二章分析了国内外企业多元化投资的现状。鉴于多元化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国内外主流意见大都反对多元化经营而支持专业化的现状。作者分析了我国众多企业多元化战略失败的原因,认为其失败的原因并非完全是战略选择上的问题。许多中国企业选择了外国罕用的多元化战略,是由中国企业的规模、实力和所处外部环境决定的,它是中国国情的产物,有一定现实意义,并不象大多数舆论所批判的一无是处。而造成中国大多数的多元化战略失败的原因在于它们没有把握好多元化的时机,没有从企业自身实力出发,判断自己是否具备多元化的条件,在没有核心竞争力时盲目搞过度多元化;第三章分析企业如何进行多元化和专业化投资的战略选择。得出结论:无论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投资,都只是企业的一种投资战略,两种战略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优劣之分。多元化投资是企业扩张战略的双刃剑,它既可能是扩张的捷径亦可能是陷阱,我国企业要不要多元化经营,取决于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一般来说,我国的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企业长期成本难以下降而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企业应以专业化经营为主,以尽早实现规模经济;有实力的大企业在形成主业优势,实现了规模经济后,或当原主业市场垄断程度较高或已进入衰退期时,可考虑多元化战略,但不能搞盲目、无节奏的多元化,而应循序渐进,从相关多元化起步,时刻把握好多元化的度,才能达到趋利除弊的效果。〔关键词〕多元化相关多元化核心竞争力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