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复发性口疮(RAS)是临床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直接影响了对该病的认识、治疗及预防。饮食因素是该疾病的病因之一,探讨饮食干预在RAS的缓解、治疗以及预防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与指导价值;干姜为导师多年临床治疗RAS的经验用药,现代临床、动物实验以及药理学研究证明干姜对于该病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目前尚未有临床试验进行客观论证。本研究以RAS日常饮食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应用干姜治疗的随机临床试验,就以下内容进行展开研究:1,流行病学调查。大学生为RAS患病的高危人群,本研究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RAS的患病情况以及在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的疾病分布,并对日常生活行为因素尤其是饮(水)食行为或习惯方面的患病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在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以及RAS与日常饮(水)食方面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及危险因素;调查与口疮发作相关的诱发/加重性食物、饮食口味以及治疗、缓解方法,探讨对于该疾病具有特定诱发作用的某些食物以及应对方法。2,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小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干姜水煎浓缩物贴膜应用于RAS患者,初步探讨干姜对该病的作用效果,并通过检测唾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水平的变化,既辅助评价药效,同时可以对干姜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1,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足够样本,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基于调查对象自身近一年的情况。调查项目总共50项,基本项目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学历5项;第一部分内容包括是否曾患口疮、口疮的发作周期、大小、个数、愈合所需时间、治疗与缓解方法、加重或诱发口疮程度的食物或口味;第二部分包括口腔牙具佩戴与否、该疾病的家族史、过敏史、胃肠疾病史、刷牙情况、睡眠情况、焦虑情况等一般情况,第三部分内容包括饮食口味喜好、饮水喜好、荤素搭配、三餐规律情况,以及日常对咖啡、茶、酒、甜饮料、碳酸饮料、牛奶,食用油炸性、烧烤、甜品、雪糕、水果等食物的进食或者饮用频率情况等。2,于2017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国医堂中医门诊部临床收集RAS病例,设计临床对照试验,以干姜水煎浓缩物贴膜作为试验组(高剂量组),设计相同药物的十倍稀释量作为安慰剂对照组(低剂量组)。使用随机数字表对装有药膜的不透明信封进行随机编码,受试者与调查研究者对整个分配过程皆不可见。跟踪记录各病例用药前后的口疮疼痛变化以及口疮愈合时间信息,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口疮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病例治疗前以及愈合初期唾液中EGF和TNF-α的浓度。结果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RAS 一般患病情况调查结果①此项流行病学调查共有1011名在校大学生参与,对近一年来研究对象口疮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的RAS患病率为29.38%。患病情况在性别、年龄、学历、BMI指数方面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②对297名RAS患者的口疮患病情况包括溃疡的发作频率、个数、溃疡创面大小以及愈合时间四个方面内容分别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RAS的患病类型主要为轻型RAS。(2)RAS日常饮食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①在一般影响因素方面,结果显示RAS的患病情况在家族史以及胃肠疾病两个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素诸如戴牙套、感冒、不良情绪、刷牙习惯、睡眠总时间、入睡时间等方面的RAS患病情况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在饮食影响因素方面,结果显示RAS患病情况在经常感觉口干/渴与否,具体食物中的油炸食物、甜饮料、碳酸饮料的摄入频率以及对坚果的进食喜好这五个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饮食因素诸如饮水喜好、冷热水情况、饮食荤素结构、饮食规律与否以及包括具体对于咖啡、酒、茶、冷饮、水果等方面的RAS患病情况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危险因素筛选结果显示,RAS家族史、熬夜、频繁饮用碳酸饮料、经常感觉口干渴是RAS患病的独立危险性因素,而喜欢吃坚果是RAS患病的保护性因素。④研究对象RAS与非RAS两组人群在日常饮食口味喜好方面的差别不大,更喜欢甘(甜)和辛(辣)口味。⑤此外,多数在校大学生存在刷牙习惯欠佳,经常感觉到压力、焦虑或紧张的不良情绪以及熬夜的现象。(3)口疮的诱发或加重因素以及治疗、缓解方法调查结果①近一年来曾患过口疮者共762名,在口疮的诱发或加重性食物以及饮食口味方面,研究结果显示菠萝以及辛(辣)口味可能对口疮具有诱发或加重的作用。②治疗方法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的研究对象在口疮发作时不会采取治疗,而会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相关的缓解方式来干预,其中,采用多喝水的方式用来缓解的人数最多;在采取的治疗方法中,主要是使用中药(成分)的药物治疗。③在口疮发作期,有超过一半的研究对象会特意进食水果。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否患有RAS,高频率进食水果的人群均显著高于低频率进食人群。然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尚不能认为高频率的进食水果对于RAS患病的降低有积极的作用。2临床试验研究结果(1)干姜对于RAS的临床作用效果①本研究共纳入病例59例,包括试验组30例,对照组29例。②干姜应用于RAS的疗效方面,试验结果显示:在VAS方面,干姜膜组(高剂量组)受试者在用药前后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而安慰剂组(低剂量组)受试者没有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受试者的溃疡愈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姜膜组(高剂量组)的受试者溃疡愈合所需时间的均值小于使用安慰剂膜(低剂量)的受试者的愈合所需时间均值。③在药物的不良反应(副作用)方面,对观察期内所有受试者可能有关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反馈。(2)干姜对RAS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干姜与安慰剂(干姜低剂量)的两组RAS受试者在口疮愈合后唾液中EGF浓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干姜膜组的EGF平均浓度显著低于安慰剂膜组的平均浓度水平(P<0.05)。两组RAS受试者在口疮愈合后唾液TNF-α平均浓度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使用干姜膜的受试者唾液中TNF-α的水平显著低于使用安慰剂膜的平均浓度水平(P<0.05),提示使用干姜对于TNF-α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1)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的RAS患病率为29.38%。(2)RAS与日常饮食行为关系密切。结合本研究结果提示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应注意多饮水,减少对碳酸饮料、甜饮料与油炸食物的摄入,可适当增加坚果的摄入。口疮患者应避免或减少摄入菠萝和辛辣食物;在平时以及溃疡发作期对水果的摄入应谨慎,同时注意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3)干姜对疼痛缓解以及创口愈合方面均有积极作用,在研究的剂量范围内,高剂量的作用疗效优于低剂量。干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口疮愈合,干姜组在愈合后唾液中EGF的浓度水平更低也印证了这一点,同时干姜对TNF-α的释放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黏膜损伤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口疮较快愈合。干姜对RAS的治疗作用可能与镇痛和TNF-α抑制相关。意义(1)本研究通过对在校大学生RAS饮食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日常饮(水)食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于探讨日常饮食干预RAS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发展与指导意义。(2)本研究对干姜应用于RAS的临床疗效以及疗效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对该病的发展认识与临床治疗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RAS的药物研究及机制研究亦起到一定的发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