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为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竞技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对象,满足了国家主体层面的需要,但在满足社会主体层面和个人主体层面,竞技体育的价值还有较大潜力。访谈中,大部分专家认为,新时代背景下,竞技体育发展应该在服务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与个人的发展,深入的拓展和优化价值内容。研究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回顾并总结新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价值变迁路径,通过对价值主客体关系的梳理,探析不同阶段价值变迁的现实原因,寻找竞技体育价值变迁路径的规律。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竞技体育价值的主客体关系、变迁路径、以及变迁特征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挖掘竞技体育背后已经发生却未被凝练的价值,丰富和完善竞技体育价值的理论体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结论(1)竞技体育价值是指在竞技体育实践活动中,价值客体以其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其主客体关系具有客观性与能动性的统一,主客体一致性与对立性的统一。(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变迁路径整体呈现出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变迁,由功利主义逐渐向人文主义发展的过程。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变迁路径包括以下三个阶段:价值目标单一阶段(1949年——1978年)、价值多元碰撞与迷失阶段(1979年——2008年)、价值回归阶段(2008年以后)三个发展阶段。影响其变迁的主要原因有: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民族性格三大因素。(3)新中国竞技体育价值变迁路径规律表现为:社会主导价值体系对竞技体育价值发展至上而下的辐射,以及竞技体育价值观向核心价值观至下而上的主动聚合;各层次主体价值目标的选择具有适时上升规律。(4)竞技体育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高度契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竞技体育有其独特的表达形式和功能。具体来说,在国家层面,竞技体育体现了人们对于国富民强与文明和谐的朴素心愿,其中文明是魂,富强、民主、和谐也可以看成是国家文明发展的不同体现;在社会层面,竞技体育在不断追求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诉求,其中公正为要;在个人层面,其中敬业为本,竞技体育运动员十年如一日的训练态度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好的回应,也是构成爱国、诚信、友善的基础。2.建议(1)竞技体育价值是客体属性同主体需要的关系,既需要理论研究者对竞技体育价值主客体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并紧密结合竞技体育实践活动,正确认识价值主客体的辩证统一关系,也需要竞技体育价值主体妥善地转化价值矛盾,最大限度地化解竞技体育价值主体之间的价值冲突,净化竞技体育行业风气,纠正竞技体育价值主客体的异化关系,为竞技体育价值回归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2)新时代,竞技体育事业发展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国家层面,政府要调整管理部门的职能重心、权限、价值取向等,以使竞技体育的服务对象、发展路径更为科学合理;社会层面,要进一步打破官方和民间组织的竞争壁垒,发动以学校、俱乐部为核心的社会力量承担相应的竞技争光任务,推进民间资本参与竞技体育发展等;个人层面,要进一步发挥竞技体育的引领价值,推动群众体育发展,同时注重提高个人主体的生活质量,提供多样化的竞技体育服务和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3)新时代,竞技体育发展应充分理解各个历史阶段竞技体育价值变迁规律,立足于当前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实际需求。探寻当今竞技体育价值的主体尺度,正确认识国家主体、社会主体、个人主体的价值目标。(4)竞技体育发展要从形式、内容到思想体系上紧跟新时代前进的脚步。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国家、社会、个人通力合作,助力新时代的国家崛起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