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华人经济圈”现象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华商正是主导这一现象的主角。中国和朝鲜在地理上毗邻,在历史上往来关系密切,相互间移民频繁,形成了特有的华侨社会群体。本文选取朝鲜华商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仁川地区为中心,对其在1910年至1931年间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发展历程进行较为全面的历史考察,试图探求和解析朝鲜华商的移住背景及其生存境遇、华商的经营实态和经营之道等问题,力求更加深入地理解整个朝鲜华侨社会。
本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明选题原因及意义,介绍目前学术界对本专题的研究状况,并梳理撰写本文可资利用的研究资料。
第二部分阐述华商的移住背景与境遇浮沉。19世纪后半期朝鲜被迫开放通商港口之后,近代意义上的华商开始向朝鲜半岛移住。仁川因与山东半岛地理位置毗邻、文化相通成为华商移住的首选之地。随着中日势力在朝鲜半岛的角逐,华商经历了由天朝上民到寄人篱下的起落。
第三部分以仁川地区为中心分析论述华商的经营实态。朝鲜华侨的人口数总体上保持了增长的趋势,其中籍贯为山东的华侨占总人口的90%以上,商业从业者即华商占半数以上,充分说明朝鲜华商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经济性移民的特点。华商以地理位置优越的仁川港为中心开展了以对外贸易为主,餐馆业、蔬菜种植批发业、汇兑业等多种行业并行发展的经营活动,并取得了堪与日商比肩的经营业绩。
第四部分探究华商在丧失母国外交保护、裸露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仍能得到稳步发展的原因,即强调在华商主导下建立的商会组织和行业组织协调了利益冲突,华商资助建立的教育社团培养了后备人才,华商采用灵活智慧的经营之道保证了商业活动的协调运转等因素,认为华商的成功并不单纯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华商内部协调的经营运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朝鲜华商不仅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且以此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商会组织、教育机构等,无不体现着华商在整个华侨社会中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因此可以说华商是主导整个朝鲜华侨社会的主流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