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2010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漫长的文学创作与研究历程中,战争始终是文学书写、文化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虽然文化理念的迥异影响着文学创作的差异化发展,但战争叙事都是其文学创造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近些年来,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重视。我们发现,在欧美华文文学书写中,战争叙事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既有对发生于中国本土的战事的记述,也有对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地区战场的刻画,欧美华文作家群关注发生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不同性质的战争,也往往在书写中流露出不同的情感态度与认知方式。概略的看欧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的“战争”书写涵盖了三个层面:一是作为叙事对象的战争,即在作品中正面表现战争的经过、战场的惨烈,将战火中的人的斗争与挣扎作为文本叙事的对象,将战争置于凝聚文本叙事线索的中心位置,从而明确“战争”即为小说的主题与叙事主体;二是作为叙事背景的战争,将战争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战争在故事中时隐时现,为作品营造特定的时代条件与地域条件,促使典型事件的发生,这里所谓的“背景”并不是游离于叙事主旨的,而恰恰是存在于特定时期决定人类命运的关键外部环境;三是作为通向叙事主题通道的战争,选择战争作为叙事通道从而表达人与历史的冲突、战争中个体生存与群体选择的冲突等主题。
  梳理近些年来学界关于海外华文文学中战争书写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虽然相关讨论已有一定数量的积累,但大多数研究仍是侧重整体作家作品的解读,仍缺少以“战争”为基点、观察欧美华文小说整体创作,并总结欧美华文文学对“战争”的思考成果的系统性研究。因此,本论文以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为研究重点,在剖析相关作品创作特点的基础上,尝试深入挖掘隐含在文字背后更丰富、复杂的内涵。多层次的“战争”定位并不是将战争书写进行泛化,而是在相关叙事文本中以“战争”这一线索,串联出欧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的一条主题流向,聚焦于紧密围绕同一主题而衍生的话语场域,以此观照欧美华文作家同中有异、与时俱进的战争观念、审美取向与小说文本的批判性。
  论文第一章与第二章重点探讨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的历史叙事,分别聚焦发生于中国境内和海外战场的战争书写。海外华文作家的战争叙事中既有源于中国文化的政治取向和民族认同作为创作底色,也以丰厚的文学传统为积淀,在关注人类整体命运的大格局中形成生命意识和历史反思。具体的看欧美华文作家群对中国境内战事的关注较多集中于抗日战争,历史上欧美华侨在海外成立抗日救亡团体,对祖国抗战进行声援和经济支持,这种文化心理上的归属感体现了华人的民族国家情怀,并呈现在延续至今的文学创作中,同时海外作家的抗战题材作品也反映着对国内抗战文学传统的继承和革新。当代欧美华文作家往往选择站在历史之外对经历着战争的人和事进行回忆和想象,在多元文化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对话中向人性、生命、族群、种族、身份等方向进行书写,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视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面貌。
  论文第三章剖析欧美华文文学战争叙事中的离散境遇与身份认同,在战争故事中重新审视欧美华文文学研究的经典母题“离散”与“身份”问题。战争造成的极端离散境遇让书写者对身份的思考走向多元,与族裔意识、在地化、性别书写等主题相继迸发出新的火花,突出显现为身份的认同与偏移。战争中人的“错位”使得身份辨析更加扑朔迷离,既包括华人作为少数族裔在异国进行身份追寻,也包括其他族裔由于侵略、避难等原因寄居在中国领土,甚至是主动与被动选择下的个体身份调换现象。战争同时又是一次对“民族同一性”的强化,在欧美华文作家创作中,“中国”不仅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客观存在,更是文化意义上的诗性家园和身份象征符号的总和。作家们借助于现代性、后现代性视野下身体的叙事功能,和战争语境下混血儿身份的原罪化书写,将置身跨文化背景中的生命体验进行了艺术化的呈现和思考。
  第四章侧重探讨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中的战争伦理问题。对于战争伦理的思考可以溯源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兵家思想、儒道学说,又与西方文化冲击下的宗教思想和历史意识等相关。此外由战争过渡到和平时代的历史语境中,战时文化规范与启蒙文化规范相碰撞而引发的问题等,也均成为海外华文作家探讨战争伦理问题时的文化立足点。本文尝试从上述问题出发,进一步探讨海外作家创作中,在群体解放与个体解放的叙事冲突中观察个体命运,兼容暴力审美与反战思想等内涵中表达的观念。
  第五章考查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的叙事策略,提炼共性化、典型化、特色化的叙事方式。欧美华文作家用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的调和,平衡着真实与的虚构关系;用主动暴露作者意识的写作手法,借战争叙事传递和平年代的省思;在多重视角叙事与视角更迭中,使不同视角的持有者在故事中相互关联,形成一种对立式的补充;以悬疑元素发酵戏剧张力,完成氛围渲染和结构设计;用幽默介入苦难从而把控叙事的悲剧感,让叙事节奏更有节制、张弛有度地循序渐进。这些因素增强了作家创作的可读性和技巧的实验性,分析其叙事特点,由呼吁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作品的内涵。
  整体来看,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在题材选择思想意识和国际视野等方面,补充并拓展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写作格局,在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展现出其独特的存在价值。
其他文献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困扰各国经济理论界、实业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世界性难题.在中国,由于受特殊的历史背景影响,问题更为突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这是该文选题的初衷.全言语共分三章,第一章,介绍中小企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第二章,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在明晰融资概念的基础上,该文首先以美国、日
学位
该文针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中小企业自身、银行、投资者、政府等方面,探讨其产生的深层根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切实的解决方案.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资金不足、人才匮乏、技术水平较低、经营管理薄弱、政策环境不平等、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在这些问题中,尤以资金匮乏、融资难的现象最为突出.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国外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及其成功经验,研究其对中国
学位
不动产预告登记渊源自中世纪普鲁士民法,成就于十九世纪末的《德国民法典》,是以公示方式赋予不动产权利变动的债权请求权以物权效力的一种不动产暂先登记,是预防和解决不动产权利冲突的一项有效的法律机制。其中包含两类法律关系:第一,发生在预告登记权利人与预告登记义务人(即不动产权利变动之债当事人)之间,以及预告登记权利人、预告登记义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实体法关系;第二,预告登记权利人、预告登记义务人、第三人与
不动产登记制度是物权法的制度基础,在物权变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不动产登记制度。可以说,完备的登记制度是财产交易有序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在一个完备的登记制度之上,不动产物权才得以有序地转移。本文根据物权法的基本法理,以目前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中存在的登记规则不统一、登记效力不确定、登记制度不完备等三大问题为切入点,借鉴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大陆法系的先进经验,对我国
学位
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中不断出现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提出的诉讼,这些诉讼虽然多以败诉告终,但却折射出我国公共利益遭受侵害的严峻现实,我国现有单一以行政权为核心的公益保护机制的苍白无力及建立新的更为有效的公益保护机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公益诉讼在我国作为一种能为社会公共利益提供有效司法保护的新途径,虽尚未得到制度层面上的承认,但却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讨论与关注。本文对公益诉讼的概念、特征、种类及
2008年被为我国称为“问责年”,三鹿奶粉事件出现,引起我国新的一轮问责风暴,食品安全问题、突发性群体事件、重大事故等等相关官员纷纷被问责,同时,一些重大事件中被问责官员的复出被网络媒体曝光,将中国行政问责制的建设推向风口浪尖上。总之,行政问责制成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中的热点话题。行政问责制构建的目的是促进我国责任政府的建设,是从责任的角度实现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然而,在我国当前的行政生态环境下
学位
汉语“好像+VP”结构和与之对应的韩国语“VP+(贺巷斗)”结构均属表示揣测语气的表达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比分析“好像+VP”与“VP+(贺巷斗)”表达推测与委婉的使用规律,并找出二者之间的异同点。本文将从“好像+VP”与“Vp+(贺巷斗)”的构成出发,分别探索其形成与演化路径,并结合实际语料分析其言据性与主观性,进而对委婉表达出现的各类语境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委婉表达的动因。  首先是绪
学位
老挝作为跟中国山水相傍互通有无的国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贸易、文化的友好伙伴。日益密切的两国合作关系,让老挝的汉语教学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2003年老挝国立大学建立了中文系,意在进一步提升和加快老挝高等教育的汉语水平,培养老挝高层次的中老文化交流使者。至今为止,国立大学的中文系已经建立16年了,为老挝输出了大量的实用性人才和精英。因此,本论文选题是将老挝国立大学中文系的汉语情况调查作为研究对象
学位
学位
本文以金文为基础并结合相关传世文献对西周厉宣时期的史事进行探究。  其一,通过对虢仲盨盖、宗周宝钟、伯?父簋、翏生盨、鄂侯驭方鼎、禹鼎、敔簋、应侯视工鼎、应侯视工簋、晋侯铜人、晋侯苏钟、盆等厉王时期铜器系联,得出厉王二年、厉王十三年以及厉王三十三年各有一次伐淮夷的战争。  其二,通过对?盨的梳理得出盨铭中的?“逐厥君、厥师”所指并非厉王出奔。通过对三年师兑簋、元年师兑簋、师兑簋、师兑簋的整理得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