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酵母中synphilin-1蛋白聚集物形成分子机理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金森氏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疾病的典型特征之一是神经细胞中蛋白内含体的形成。Synphilin-1蛋白是帕金森氏症蛋白内含体的主要组分之一,与其他帕金森氏症病理相关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暗示着synphilin-1蛋白的聚集在帕金森氏内含体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在人体以及哺乳动物体内研究该蛋白聚集物形成过程的限制性以及基因组的复杂性,synphilin-1蛋白聚集物形成的分子机理尚不明确。细胞内蛋白聚集的过程和生物学途径在真核生物中是高度保守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存在大量人类同源基因,且该模型存在诸多优势,因此,本课题利用酿酒酵母模型,以synphilin-1蛋白聚集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组水平的酵母高通量图像筛选方法,结合合成遗传阵列(Synthetic genetic array)技术,筛选得到对synphilin-1蛋白聚集物形成产生影响的基因。再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与其相互作用基因的网络谱图,考察这些基因所涉及的功能复合体或生物学途径,探索酿酒酵母细胞中synphilin-1蛋白聚集物形成的分子机理。为了从基因组水平探索影响synphilin-1蛋白聚集物形成的基因,本课题首先通过酵母转化法,获得异源表达synphilin-1蛋白的质询菌株(Query strain)Y7092-285。以该质询菌株为基础,运用合成遗传阵列技术构建得到表达融合有红色荧光标签的synphilin-1蛋白的酿酒酵母单基因突变菌株库,命名为S2YDSY1。通过对S2YDSY1库中菌株的生长情况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筛选,得到57株呈现显著生长缺陷状态的突变菌株。对筛选得到的57个抑制synphilin-1诱导细胞毒性的基因进行功能富集(Functional enrichment)分析,发现这些基因所在功能组主要涉及细胞骨架运输途径、膜质生物合成,THO复合体以及Prefoldin蛋白复合体。然后,结合基因组水平的酵母高通量图像技术,开发并验证了一种针对荧光蛋白标记的synphilin-1蛋白聚集物的高通量筛选方法,筛选得到133个促进synphilin-1蛋白聚集物形成的基因。对影响synphilin-1蛋白聚集物的基因和功能组进行探讨,表明了细胞骨架组织、组蛋白修饰,姊妹染色单体分离、糖脂生物合成途径和DNA复制途径参与了synphilin-1蛋白聚集物的形成。为了进一步明确筛选得到基因与synphilin-1蛋白聚集物形成的联系,对synphilin-1蛋白聚集物形成筛选和生长合成缺陷(Synthetic sick)筛选重叠基因进行分析,发现DYN3,GIM4,KAR3,NUM1,PAC10,SHE4,YKE2,VAC14,ACT1,GPI19基因在酿酒酵母中促进了synphilin-1蛋白聚集物的形成,并抑制了synphilin-1蛋白诱导的细胞毒性;结论支持了“成熟聚集物的形成是一系列事件的末期,可能对细胞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效应”的假设。且GIM4,KAR3,PAC10,SHE4,YKE2,VAC14,ACT1基因都存在人类同源基因,这也为后续在人模型中进一步研究synphilin-1聚集物的形成以及帕金森氏症病理提供一个突破点。利用细胞染色和免疫荧光等方法,发现细胞内synphilin-1蛋白聚集物与线粒体结构和肌动蛋白骨架共定位,且synphilin-1聚集物形成后即积累于胞内近核质量控制区域,也存在于液泡附近的外周质量控制区域内,因此认为在酵母细胞中synphilin-1蛋白聚集物的形成是一种附着于线粒体,以肌动蛋白为主的固定和转运过程,且组蛋白的修饰和糖脂生物合成途径对该聚集起促进作用。在酿酒酵母模型中对synphilin-1蛋白聚集物形成分子机理的研究,阐明了影响该蛋白聚集物形成的基因和功能组,为后续在人类细胞或者动物模型中研究synphilin-1蛋白聚集物形成以及毒性奠定了基础,并为进一步理解帕金森氏症的病理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编者按:随着全球航空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航空制造商和运营商将目光聚焦于航空节能、环保及可持续性,动力系统革新尤为受关注。在众多创新概念中,分布式混合电推进系统技术展
报纸
第一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中CXCR2对脑内皮细胞激活及白细胞招募的机制研究研究背景:多年来各种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表达以及在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中对免疫细胞
本文根据 1 9世纪 50年代记录的裕固族口传文学资料 ,对藏族史诗《格萨尔》中的《霍岭大战》的主要内容与裕固族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从而揭示了历史上藏族与裕固族之
背景与目的:面神经(FN,facial nerve)损伤可能由外伤或医源性损伤造成,患者的面部形态及相关功能发生改变,目前常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以恢复面神经的连续性,但功能恢复不甚满意
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电子电气设备的广泛使用,对雷电的监测预警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快速和准确的给雷电定位是雷电监测网的主要目标之一。在雷电监测网探测设备精
目的 探讨姿势性蛋白尿的远期预后、转归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 116例本病患儿尿蛋白的自然消失时间、转归、治疗效果进行了 5~ 18年的随访。对症状持续存在达 5年以上者进行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婚姻和家庭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离婚率不断增长,离异单亲家庭明显增多。受家庭成员缺失、家庭关系僵化、家庭功能萎缩等因素影响,成长在离异单亲家庭的青少年较易出现性格孤僻、社交焦虑、行为偏差等成长问题。如果能够通过改善家庭关系、恢复家庭功能,增强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等方式,来有效地解决青少年面临的心理问题,那么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家庭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进而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