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采用高速投射物致伤犬下颌骨,观察软硬组织的创伤弹道学特点,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及应用单纯游离髂骨和吻合臀前动、静脉的髂骨移植在伤后1周早期修复下颌骨缺损型骨折,以期为临床运用显微再造手段早期修复颌面部火器性骨缺损提供实验依据。实验采用标准瑞典致伤模型,以0.7g钢珠致伤,射速为1300m/s,射距6米。致伤部位为犬下颌骨体部。致伤时采用高速X光机记录软硬组织的瞬时空腔效应,并观察其创伤弹道学特点,全部动物均在伤后6小时,3天,7天分别距伤缘1,2,3cm取软硬组织标本,观察其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用墨汁灌注观察伤区骨组织的微循环变化。部分动物于致伤后6小时常规清创缝合伤口,清创后7天再次清创采用单纯游离植骨和吻合血管的骨移植两种方法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均于8周取材,采用X线,血管造影,四环素萤光,病理组织学等方法比较两种方法早期修复的可行性。实验表明;在高速投射物条件下,同样有瞬时空腔形成,其直径为投射物的十余倍,复合组织伤能量吸收率,清创量均比单纯软组织大,且有直线关系。病理学观察发现,复合组织伤清创后,距创缘0.5cm处软组织仍有变性坏死,但随时间延长,并不影响伤口愈合。硬组织病理变化发生较慢,伤后3天才出现骨细胞坏死,7天时坏死完全,但3天7天时出现较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