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颌骨高速投射物损伤病理学及早期修复的实验研究 2、下颌骨骨折加压内固定的实验和临床初步应用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0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采用高速投射物致伤犬下颌骨,观察软硬组织的创伤弹道学特点,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及应用单纯游离髂骨和吻合臀前动、静脉的髂骨移植在伤后1周早期修复下颌骨缺损型骨折,以期为临床运用显微再造手段早期修复颌面部火器性骨缺损提供实验依据。实验采用标准瑞典致伤模型,以0.7g钢珠致伤,射速为1300m/s,射距6米。致伤部位为犬下颌骨体部。致伤时采用高速X光机记录软硬组织的瞬时空腔效应,并观察其创伤弹道学特点,全部动物均在伤后6小时,3天,7天分别距伤缘1,2,3cm取软硬组织标本,观察其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用墨汁灌注观察伤区骨组织的微循环变化。部分动物于致伤后6小时常规清创缝合伤口,清创后7天再次清创采用单纯游离植骨和吻合血管的骨移植两种方法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均于8周取材,采用X线,血管造影,四环素萤光,病理组织学等方法比较两种方法早期修复的可行性。实验表明;在高速投射物条件下,同样有瞬时空腔形成,其直径为投射物的十余倍,复合组织伤能量吸收率,清创量均比单纯软组织大,且有直线关系。病理学观察发现,复合组织伤清创后,距创缘0.5cm处软组织仍有变性坏死,但随时间延长,并不影响伤口愈合。硬组织病理变化发生较慢,伤后3天才出现骨细胞坏死,7天时坏死完全,但3天7天时出现较活跃
其他文献
在制造纸张和纸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飞灰”和污泥。尽管有一些能被用作混凝土中的骨料,但大多数造纸废物最终被倒入垃圾填埋场内。然而这种情况可能即将改变,因为芬兰科学家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走向深入,加快形成多元化的办医格局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民营医院也面临着竞争、融资、盈利等方面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油纱布外敷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深度烧伤参与创面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在入院之后
第一部分 转移盘牵引成骨整复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口腔颌面外科牵引成骨技术(DO)目前主要应用于下颌骨先天性发育不足导致的小下颌畸形,牵引成骨方式为MDO,对于下颌骨节段性
[目的]充足的牙槽骨骨量是口腔种植修复成功的重要前提。然而临床上经常会因各种原因出现缺牙区牙槽骨骨质丧失,无法满足种植手术的需求。各类骨增量技术的出现弥补了牙槽骨
背景: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s, VMs)是一种低流速脉管畸形疾病,头颈部是其好发部位,约40%病变发生于头颈部。VMs有不断发展的特征,其治疗较为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沉淀、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文化基因,深刻影响着每个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当
以148g南航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探讨不同成绩水平、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和外语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性别、专业、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
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使正畸影像学诊断从二维时代向三维时代发展。多平面重建(multi-plane reconstruction, MPR)定点法,可以完成空
目的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烧伤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烧伤整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