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层鱼主要是指栖息于海洋中层(200–1000 m)的小型游泳生物类群,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资源量极高。昼夜垂直迁移(Diel vertical migration,DVM)习性是中层鱼最显著的生态特征之一,即夜间迁移至海洋上层摄食,白天则下沉到海洋中层并排遗。其迁移模式主要包括强迁移、半迁移、和非迁移三种。通过昼夜垂直迁移,中层鱼将海洋上层的物质和能量转移至深海,对维持深海生态系统的稳定有重要意义。有关中层鱼昼夜垂直迁移的研究已有50年历史,但国内尚无此类研究。该文章概述了中层鱼昼夜垂直迁移的生态意义及其研究现状,并就南海北部海域对中层鱼的昼夜垂直迁移习性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相关研究。根据2015年8月和12月对南海北部海域(18°00′N~22°00′N,111°00′E~120°00′E)的中层拖网调查,对该海域的夏季和冬季的渔业资源群落结构、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海域夏季共出现渔业生物210种,主要以鱼类和甲壳类为主,其中鱼类160种,甲壳类头42种,头足类8种;冬季共发现渔业生物141种,其中鱼类108种,甲壳类19种,头足类14种。夏季的优势种类有条带眶灯鱼(Diaphus brachycephalus)、尾明角灯鱼(Ceratoseopelus warmingii)、菲氏眶灯鱼(Diaphus Phillipis)和典型刺虾(Oplphorus typus)等4种。冬季航次的优势种是尾明角灯鱼和蝰鱼(Chauliodus sloani)两种。夏季调查区域内各站位重量渔获率分布范围为0.36-1.77 kg·h-1,平均重量渔获率为0.95 kg·h-1;尾数渔获率分布范围为182-755 ind·h-1,平均尾数渔获率为393ind·h-1。夏季和冬季的Shannon-Wiener指数(H’)分别为4.34和5.26,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分别为3.41和4.03,Pei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0.70和0.79。研究海域的中层鱼具有明显的昼夜垂直迁移习性。根据拖网数据白天表层(250m以浅)渔获共52种,渔获量为1.22kg,夜间表层(200m以浅)渔获共43种,渔获量为4.52kg;白天350-550m水层渔获共40种,共1491尾,渔获量为2.46kg,夜间350-550m水层渔获共59种,共852尾,渔获量为2.67kg;白天700m以深水层渔获共36种,共435尾,渔获量为2.26kg,夜间700m以深渔获共76种,共445尾,渔获量为2.30kg。夜间0-200m表层渔获量较白天明显增多,尤以灯笼鱼科为代表的小型鱼类为主,而部分体型相对较大的鱼类如的鲷科(Zeidae)和孔头鲷科(Melamphaidae)等仍停留在原水层。声学数据显示中层鱼白天主要栖息在250-500m和水层,傍晚多数中层鱼种类上浮至100-200m水层及100m以浅水层,证明多数中层鱼种类存在明显的昼夜垂直迁移行为。该次研究旨在为南海北部海域的中层鱼渔业资源的开发及生态系统功能研究提供科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