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指某个职业群体,通过持续不断的训练和实践,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同样需要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化既是一场全球性的运动,也是一种独特的探索。职业院校教师是一个相对特殊的职业群体,在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重要的维度——伦理维度,其基本的含义是职业伦理的遵循与弘扬。伦理维度的缺失或异变无疑将导致教师专业化的不完整。基于美德伦理学原理的指导,可以提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之伦理维度的建构要回归德性伦理这一命题。所谓德性伦理,它是与规范伦理对立的一个概念。规范伦理是指外化于个体的起强制作用的底线伦理,而德性伦理则是指内化于心灵的与美好生活相关的获得性品质。幸福、良心、名誉与品德是美德(德性)伦理学①的四个重要范畴。回归德性伦理的教师职业伦理可以从幸福、良心、名誉、品德等四个方面进行建构。职业院校教师的幸福涉及到教师的职业品质,良心涉及到教师的道德品质,名誉涉及到教师的职业追求,品德涉及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因此,职业院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建构可以回到现实中来得到某种印证与说明。教师的职业伦理直接关系到教师专业化的完整性,并制约着教师专业化的现实效果,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对这一课题进行新的探索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和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