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导师辅导班运动是英国成人教育史上至关重要的运动。它是英国大学和工人教育协会于1907年创建并由两者形成联合委员会实施管理,以导师辅导班为组织形式为工人阶级提供以社会科学为主要课程内容的博雅成人教育,其宗旨包含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目的,即通过博雅成人教育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完全发展和重塑教育公平,将工人阶级纳入社会,使其更好地扮演公民角色。英国大学导师辅导班运动保障了工人阶级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了工人阶级理性和心智的发展,为英国工人运动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我国而言,其背后所蕴含的博雅成人教育理念和教育公平的思想,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而且对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发展农民工教育以及大学继续教育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英国大学导师辅导班运动的研究以实证研究居多,缺乏系统的历史研究,无法从整体上把握运动发展的全貌。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英国大学导师辅导班运动为研究对象,依据运动的会议报告、政策文件等大量一手史料文献,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详细梳理了英国大学导师辅导班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具体内容,将运动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形成、发展、衰落三个时期,然后就运动的目的、管理体制、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拨款机制四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通过对社会背景、大学、工人教育协会的考察,分析出由于英国社会需求的改变、大学与地方教育局的冲击、工人教育协会的改革调整而导致运动衰落的原因,进而归纳总结英国大学导师辅导班运动的经验和不足。据此,本研究立足于现状并结合具体实际,提出有助于我国大学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如下建议:推行小组讨论法,转变成人教学方式;发扬博雅成人教育,促进成人身心全面发展;扶持弱势群体,重塑成人教育公平;设置和完善专项拨款机制,保证大学继续教育事业经费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