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由此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尤其引起普遍关注.在目前研究的各种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中,由城市化过程导致的大规模土地利用变化最引人注目.其中,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变化是城市扩展最明显、最直接的响应.因城市边缘区时空变化表现出十分迅速和不稳定的特征,及时了解和掌握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对于合理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该文选取武汉市的一个郊区——江夏区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汲取前人经验,利用数学模型来进行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监测研究.通过该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以及人文驱动因素的分析,使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将耕地保护与未来经济运行、人口发展相协调.这对其他城市边缘区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该文进行了如下方面内容的研究:1.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分析与输出成果图等方面的强大功能.通过对土地利用图的空间分析,结合调查资料与统计资料,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链接,建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数据库;通过土地利用变化相关数学模型的分析,进一步揭示出土地利用变化原因及趋势.研究表明:城镇居民建设用地与园地面积增加明显,耕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明显.在此基础上,对于土地利用/覆被引起的效益变化进行了分析.2.通过对区域社会经济等要素的分析,探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从短时间尺度看,江夏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宏观尺度上看,资本、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的流动和变化是根本原因;从区域尺度看,国内生产总值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江夏区城镇居民建设用地面积扩大的主要驱动力.而耕地的变化主要与林业、渔业在第一产业产值中所占比例、城市居民人均工资以及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相关.3.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提出江夏区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构思,为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提供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