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崩岗侵蚀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一种状态,也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典型的土壤侵蚀类型。在以优质生态环境著称的福建省也存在着大面积的崩岗侵蚀,“中国茶叶之都”——安溪县就是典型代表。安溪县是“中国乌龙茶之乡”,茶叶是安溪县的支撑性产业,茶产业惠及安溪县的80多万人口。然而在茶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干扰性的环境问题,崩岗侵蚀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安溪县以山地丘陵为主,且土地多以红砖壤、红壤和砂土壤为主,土壤结构松散,抗侵蚀能力差,加上基础设施差和茶园的不合理开发、使用导致安溪县崩岗区范围大,面积广,成为全省崩岗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崩岗侵蚀导致安溪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从2000年以来较多学者从安溪县崩岗侵蚀类型、崩岗分布规律、崩岗治理方式等方面对崩岗侵蚀开展研究,取得显著成效,对于了解和认识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制定科学发展对策,缓解安溪县崩岗侵蚀状况,促进安溪县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前对于崩岗侵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崩岗发生后如何治理方面,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崩岗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因,崩岗区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受到严重危害的安溪县崩岗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崩岗区进行全面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人地耦合系统对安溪县崩岗区进行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本文选取官桥镇、龙门镇、龙涓乡、长坑乡、感德镇、湖头镇、城厢镇、金谷镇、参内乡、虎邱镇这十个乡镇作为评价对象,这十个乡镇崩岗侵蚀面积约占安溪县崩岗侵蚀总面积的86%。因此基于这十个乡镇可得出适用于安溪县全县崩岗区的普适性结论。运用GIS技术、资料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收集研究区的相关数据资料,基于人地耦合系统的基本原理建立一个以暴露性、易损性、恢复力为一级指标的崩岗区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评价体系的权重,通过综合指数法对安溪县崩岗区的生态系统脆弱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安溪县崩岗区生态系统脆弱状况。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对该地崩岗区的生态系统脆弱性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崩岗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治理崩岗区生态环境的措施。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从减少地质灾害角度减少崩岗危害、从生态工程方面改善环境、提高以茶叶生产为主的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为中国南方以广东省、江西省等为代表的崩岗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借鉴。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安溪县崩岗区生态总体上属于低度脆弱。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平均值为0.425。十个评价单元中低度脆弱的乡镇有:龙门镇、湖头镇、感德镇、金谷镇、虎邱镇、龙涓乡、长坑乡,面积约占83.27%,占比最大。中度脆弱乡镇有:官桥镇、城厢镇所占比重为13.55%。微度脆弱的乡镇为参内乡,面积约占3.18%,占比最小。(2)安溪县崩岗区东南部较西北部脆弱。从生态系统脆弱性分布状况来看,安溪县崩岗区东南部较西北部脆弱。东南部官桥镇、龙门镇、城厢镇生态脆弱性较强,西北部长坑乡、金谷镇、虎邱镇生态脆弱性较弱。从安溪县生态系统脆弱性分布状况和安溪县崩岗分布状况来看,吻合度较高,说明安溪县生态系统脆弱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崩岗导致的。要改善安溪县的生态环境,解决生态问题首先就是要治理崩岗侵蚀。(3)安溪县崩岗区的脆弱性程度由暴露性、易损性、恢复力决定。其中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如:包括安溪县强度大且频繁的降水,多山地丘陵的地质地貌,人类活动频繁的海拔200-500m丘陵面积占比大,建设用地面积比大、人口密度高以及安溪县以茶产业为主,茶叶种植面积大等。同一级别脆弱度的乡镇生态脆弱性的主要成因不同,有些乡镇是因为暴露性强而导致的生态脆弱如感德镇、湖头镇;有些乡镇是因为易损性强而导致的生态脆弱如城厢镇、龙涓乡、虎邱镇等;有些乡镇是因为恢复力差而导致的脆弱如金谷镇、湖头镇。不论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总体来说都可以归结为暴露性、易损性和恢复力这个三个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