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对2型糖尿病发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h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hinese visceral adiposity index,CVAI)作为新的腹型肥胖指标预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可行性和价值,并比较CVAI与内脏脂肪指数(Visceral adiposity index,VAI)、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和腰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WHtR)的预测价值。  方法:  此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对象为重庆某社区2008年参与健康体检的3502人,年龄25~88岁,排除2008年已患糖尿病的人群,于2013年再次进行第二次体检,纳入最终分析的对象为2383人。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基线CVAI、VAI、BMI、WC、WHR和WHtR水平对糖尿病发病的预测价值;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比较六个肥胖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  5年观察期间队列中有350例进展至糖尿病,进展比例为14.7%,糖尿病患病率随着CVAI水平的增高而增高。按基线CVAI四分位分组,在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后,CVAI仍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最高四分位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第一四分位的2.5倍(OR:2.5;95%CI:1.58~3.93)。ROC曲线显示VAI、BMI、WC、WHR和WHtR的AUC都低于CVAI。  结论:  CVAI能有效预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且比VAI、BMI、WC、WHR和WHtR的预测价值更大。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随机引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游离DNA水平,以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以及评价手术治疗效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105例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