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学国际化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大学国际化正在或已经成为大学的第四职能。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加深,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市场,迫切需要大批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事务、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我国大学国际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四川省作为我国的大省,大学国际化发展迫在眉睫。但是通过《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发现,四川省大学国际化水平不高,四川省大学国际化发展问题是什么,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献以及相关书籍,梳理出了大学国际化的内涵、动因、内容、问题和策略以及大学国际化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以大学国际化评价研究中心连续三年发布的《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指标体系为框架,此排行榜指标包括学生国际化、教师国际化、科研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文化交流、国际显示度和校园国际化七大一级指标,其中最后三个指标是该评价中心的首创,以四川5所“2U工程”大学为例,搜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为支撑。首先,对四川省大学国际化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学生派出交流学习的人数少,来华留学生数量少尤其是高层次的学历生;教师讲学、进修人数较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较少;文化交流中的孔子学院较少;国际显示度中,除了四川大学在某些著名的世界大学排名中有名次外,四川其他大学无法进入排名;校园国际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无法满足大部分师生的需求。接着,以四川省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四川大学和处于中等水平的西南交通大学为代表,选取在《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中,东部排名第一的北京大学,中部排名第一的华中科技大学为标杆,进行对比分析,除了得出现状中的劣势外,还发现四川这两所大学的优势:来华留学生中的本科生与非学历生数量较多;教师国际化中国外合作研究派出的教师多于北大与华中科大;科研国际化中国外发明的专利并不少;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机构并不少;文化交流中的孔子学院与区域国别研究机构相比北大较少,但多于华中科大。利用SWOT分析法进一步分析四川省大学国际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内部优势有与许多国家较近、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很多大学制定了国际化战略,内部劣势有地理环境复杂、人员的观念不够开放、缺乏完善的国际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外部机会有“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一带一路”的背景、国家鼓励大学国际化,外部挑战有周边环境较差、大学国际化的激烈竞争环境、四川省大学国际化水平参差不齐。然后,通过对四川省内大学的教师、管理者和学生采用问卷进行访谈和调查,得出的数据用Spss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的许多结论与现状、对比分析、SWOT分析法对于四川省大学国际化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进一步分析了四川省大学国际化发展问题的原因,客观原因是区位劣势、缺少国家政策和财政的支持,主观原因包括不够重视国际化观念、缺乏国际化经费、缺乏国际合作、校园国际化建设不足和人员缺乏参与热情。最后,结合四川省国际化现状以及对比分析的优劣势,SWOT分析法对于四川省大学国际化战略环境的分析,调查问卷、访谈中教师、管理者和学生的建议,提出四川省大学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坚持学校特色,树立国际化观念;在“西部大开发”政策下,寻求更多国际化经费;借助“一带一路”,加强人才交流与国际合作;转变传统思想,重视校园国际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