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朝的吏部主要参照唐和北宋丰改制以后的制度设置。金朝自太宗末、熙宗、海陵三朝的改革官制,确立了以省部制度为主体的中央官制。中枢机构下分设六部,其中,吏部为掌管人事事务的机构,是金朝中央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机构与职官设置、机构职掌、机构政务运作和机构的长贰群体,四个方面对金朝吏部进行系统的研究。制度建设上,金代吏部是在参考唐朝前期与北宋元丰改制之后的省部制度,结合金朝自身情况而构建的。金代吏部在职官设置上,顺应了北宋哲宗以来,六部诸司郎中、员外郎省并的发展趋势,主要设置两郎中、两员外郎统辖吏部四司。金代吏部四司以主事为长,四司下设诸科分理政务。金代吏部在职掌上,继承北宋元丰改制以来的制度,统掌文武铨选和其他官吏管理事务。吏部在铨选中,主要依据文武选格法,循资铨注,并依官吏实际情况进行奖惩和职官的升降。金代吏部在政务运作上,由尚书统领,侍郎协助,各级官吏各司其职,分理吏部政务。吏部的政务受皇帝和尚书省领导,与礼部、学士院等中央机构就科举、授官文书等事务进行政务合作。金朝的监察部门,作为考核官吏的机构,将官吏的监察结果交付吏部处理铨选,并作为管理官吏事务的重要依据。监察部门与吏部的政务合作,主要通过都省完成。地方各州县需逐级将辖区内官吏、仕子的信息上报吏部,作为吏部处理铨选、官吏管理事务的依据之一。吏部作为金代人事事务的行政枢纽,在政务运作中呈现出系统化、专门化的特点。金代的人事事务,围绕吏部上下运转。吏部的长贰官中,越往上层,女真人所占比例越大。金朝吏部长贰中,女真人在吏部尚书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在吏部侍郎中的比例。吏部长贰的入仕途径,各民族存在明显差异,汉人、渤海人以进士为主要入仕途径,女真人早期是军功、荫补入仕居多,后期以女真进士为主。仕宦经历中,吏部长贰多由曾在与吏部存在政务合作的部门中的官员担任,是否具有实际政务经验,是选拔吏部长贰的重要标准。金代长贰的迁出官存在差异,吏部尚书的迁出官前期以擢升为方式,世宗后以平级迁调为主要方式;吏部侍郎的迁出官以擢升为主要方式。吏部长贰的迁出官多在与吏部存在政务往来的部门。金代吏部长贰群体上存在差异,吏部尚书、侍郎的职掌侧重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总体上,金朝吏部的设立和完善与金朝政治改革密切相关,亦是金朝不断“中原化”的一种体现。金朝吏部是在前朝吏部制度的基础上所建立,职官的设置和职掌皆有所创新和发展。在吏部职掌的具体运作和长贰的构成上,金朝表现出鲜明的女真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