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码转换词汇句法特征的优选论分析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码转换研究领域,学者们普遍认为在一句话的什么地方进行语码转换不能简单理解为说话者一时兴起之作,也不能仅仅看作是某个语言社区的习惯使然。换句话说,语码转换存在语法限制,尽管学者们就究竟有哪些语法限制尚无定论。 本文有两个目标:(1)对汉英语码转换的词汇句法特征提供充分的描述;(2)在优选论框架内对这些词汇句法特征进行解释。由于句子层面以上的语码转换没有语言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汉英句内语码转换。此外,语码转换现象很复杂,除了受到语法限制外,还受到诸如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的制约,所以为了尽量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本文主要集中研究那些不可能或极少可能发生的汉英句内语码转换,以找出其词汇句法制约条件。 在讨论这些中心问题以前,本文在第二章对一些和语码转换相关的术语做了区分,主要讨论了语码转换与语码混合,语码转换与借词等概念的区别。就语码转换与语码混合而言,本文采用前者,将其用于包括句内和句间语码转换。而就语码转换与借词而言,本文一方面同意Poplack的观点,认为它们有区别,借词属于语言(或语言能力),语码转换则属于言语(或语言行为);并接受其同化标准。另一方面,我们也接受Myers-Scotton的观点将借词区分为文化借词和中心借词,并同意其频率标准。文化借词和中心借词将以不同的标准区别于语码转换。 在区别这两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将语码转换定义为说话者在同一句话里使用了来自于两个或多个不同语码系统的语码单位的一种语言行为现象。在这个定义中,(1)语码单位可以是从一个词素到以一篇文章的任何单位;(2)语码的惯用定义仍然被保留,即它可以指语言、方言、风格、各种语言变体,甚至个人语言。 在语料收集方面,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依靠双语者的直觉,即双语者的
其他文献
目的:对医院调血脂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值)分析方法,统计我院2008年口服调血脂药的用药频度(DDDs)、销售金额、每
尽管Krashen提出区分“学习”与“习得”两种概念,许多学者出于对意识或注意的兴趣,在二语习得的范畴里做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迄今为止,各位研究者倾向于认同以下观点,即如果
<正>1背景"细胞的生命历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6章内容。本章内容与人体健康知识联系密切,易混概念较多,如分裂和分化、分化和全能性、凋亡和坏死、
词汇是语言学习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各项语言能力的基础,它在语言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事第二语言学习的专家学者、外语教师和教育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