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双额叶脑挫裂伤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双额叶挫裂伤患者。入选标准:(1)伤后24小时内入院,头部CT提示双额叶挫裂伤;(2)入院GCS评分>8分;(3)入院时无明确急诊手术指征;排除标准:(1)颅内其他部位损伤有明确手术指征;(2)合并躯体其他部位严重损伤的患者;(3)资料不完整的病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保守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行手术治疗:(1)意识障碍进行性下降,或经高渗治疗后好转再次加重者;(2)复查头部CT提示颅内血肿或水肿进行性增大或双侧侧脑室、鞍上池、脚间池、环池受压明显或闭塞;(3)无意识障碍进行性下降,但患者头痛剧烈,烦躁者;(4)颅内压监测ICP持续≥25mm Hg。根据是否手术分为保守成功组与手术组。将一般因素(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受伤机制,入院时GCS评分,并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硬膜外出血、颅骨骨折等),双侧侧脑室前夹角,Marshall CT分级,PaCO2,血钠等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程,筛选出独立的危险因素。对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用伤后3个月时GOS预后评分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估,评分1分为死亡,23分为预后较差,45分预后较好。评估保守治疗组患者与手术组患者的预后,并比较保守成功组与手术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比较手术组中单侧入路手术患者与双侧入路手术患者的预后。结果:共收集资料完整的病例54例,其中保守治疗成功者37例(68.5%),保守失败行手术治疗者17例(31.5%)。单因素分析显示双侧侧脑室前夹角,PaCO2>45mm Hg,血钠,Marshall CT分级≥III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双侧侧脑室前夹角>120°、PaCO2>45mm Hg和中度低钠是双额叶挫裂伤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伤后3个月时GOS预后评分保守组较好45分36例(97.3%),较差23分1例(2.7%),死亡1分0例;手术组较好45分13例(76.5%),23分较差3例(17.6%),死亡1分1例(5.9%);手术组中单侧入路手术7例,双侧入路手术10例,单侧入路手术中较好45分6例(85.7%),较差23分1例(14.3%),死亡1分0例,双侧入路手术中较好45分7例(70.0%),较差23分2例(20.0%),死亡1分1例(10.0%)。保守组与手术组预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11.0±1.6天,手术组平均住院时间16.7±2.1天,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保守组平均住院费用3.3±0.7万元,手术组平均住院费用7.5±1.1万元,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组患者中,单侧入路手术与双侧入路手术预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双侧侧脑室前夹角>120°,PaCO2>45mm Hg,中度低钠是保守治疗过程中双额叶挫裂伤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对危险因素的提前干预可能会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2.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特征选择单侧或双侧手术入路进行个体化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