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呈现进一步的分离,管理层与所有者的目的也变得不完全相同,两者之间的摩擦变的越来越频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高管的各种行为逐渐暴露在公众的视线中,高管的各种在职消费问题成为各大网络、媒体和报刊的热门话题。相对于货币薪酬,在职消费有一定的灵活性、隐蔽性以及不规范性等特点,这使其成为迫切需学者们研究的问题。高管机会主义行为所形成的超额在职消费不但不利于企业的业绩,而且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妨碍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本文试图在自由现金流量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的框架下,研究在职消费以及缓解超额在职消费的有效途径。 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将在职消费、企业业绩与生命周期相结合,研究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在职消费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结论提出建议,以期为提升企业业绩与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做贡献。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根据Dickinson现金流量组合模型将样本公司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样本,然后建立各生命周期阶段在职消费与企业业绩关系模型与各生命周期阶段在职消费对企业业绩影响强度比较模型,选取我国沪深两市A股2011-2013年三年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并对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以此来对各生命周期在职消费对企业业绩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成长期企业在职消费与企业业绩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2)成熟期企业在职消费与企业业绩存在显著地负相关关系;(3)衰退期企业在职消费与企业业绩存在显著地负相关关系;(4)总体在职消费与企业业绩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5)各生命周期阶段在职消费对企业业绩影响强度存在显著差异。 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建议:第一,政府应制定要求企业披露在职消费明细的法律法规;第二,成熟期与衰退期企业应加强对独立董事工作监督;第三,成熟期与衰退期企业应建立用于控制在职消费的预算制度;第四,政府应继续改革与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