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引入“反规划”的理念,探索“反规划”理念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操作程序,通过实证分析,体现“反规划”的理念,并且评价和分析规划方案和结果。首先,提出了“反规划”的目标和原则,统领整个规划过程;然后,分析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现状情况,根据区域自然历史形态、生态系统现状特点、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趋势,构建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即建立区域土地利用的“骨架”基底;在“骨架”基底的基础上,按照粮食安全的要求,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建立粮食安全格局;最后,在区域景观及生态安全格局和粮食安全格局下,根据当前现状和发展趋势,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建设用地的布局和安排,建立建设用地合理格局,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肌体。文中以本溪市南芬区为研究实例,进行了基于“反规划”理念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探索。(1)在现有数据的支持下,将南芬区分为四个生态功能区,即水源地生态涵养区、森林及景观生态保育区、农业生态控制区、城镇工矿生态建设区,从而形成全区的生态格局基底,引导分区的土地利用方向。(2)根据区域自然、生物、景观特征,结合区域河流水系、道路系统、地形地貌等特点,建立符合南芬区的生态廊道,进行景观嵌套以及与区灾害分析,建立完整的南芬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根据粮食需求预测,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建立粮食安全格局,保证区域的粮食安全。(3)在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和粮食安全格局下,进行建设用地需求预测,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合理布局建设用地,为区域发展提供建设用地安全保障。将“反规划”理念引入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当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它强调对区域生态的控制,强调区域土地的整体功能,特别注重对不建设区的控制,与传统规划结合起来,能够使得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对于本溪市南芬区这样的传统矿山转型城市,生态保护显得非常重要,因而在该区域应用“反规划”具有较为明确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