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开发可替代化石燃料的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锂-氧电池因具有清洁、低碳、环保和超高能量密度(~3505 Whkg-1)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针对锂-氧电池析氧过电位较高、绝缘性放电产物导致电极体积过度膨胀和难分解的问题,通过调控MOF/纳米纤维衍生物的微观形貌和催化活性中心,实现多孔、串珠和大孔互连碳纳米纤维结构与催化活性位点的协同作用机制,制备出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0019,51973015和21274006);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20202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06500100,06121062和FRF-TP-19-046AIZ);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可替代化石燃料的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锂-氧电池因具有清洁、低碳、环保和超高能量密度(~3505 Whkg-1)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针对锂-氧电池析氧过电位较高、绝缘性放电产物导致电极体积过度膨胀和难分解的问题,通过调控MOF/纳米纤维衍生物的微观形貌和催化活性中心,实现多孔、串珠和大孔互连碳纳米纤维结构与催化活性位点的协同作用机制,制备出新型高性能的锂-氧电池正极材料。以MOF/多孔碳纳米纤维复合电极材料为研究对象,针对电极的导电性、多孔结构和催化活性位点等关键点,构建了三种不同构造的MOF/多孔碳纳米纤维复合电极材料。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和热解工艺制备出中空Co-Nx纳米立方体/多孔碳纳米纤维(Zn/CoNC@CPCFs);其次,进一步的微观形貌构建,对ZIF-8纳米颗粒大小以及静电纺丝参数进行精确调控,制备出一种与前者构造不同的串珠式中空Co-Nx纳米立方体/多孔碳纳米纤维(BH/PCNFs);再次,由于前两种电极呈现的多孔结构均缺乏相互连通的通道,不能更好的进行离子/电子传递以及放电产物的储存与转化。基于此,通过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和自牺牲模板法,制备了Co/Co3O4-Ni/NiO掺杂的大孔互连中空碳纳米纤维(Co/Co3O4-Ni/NiO@MHCNFs)。归因于多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Zn/CoNC@CPCFs电极可以容纳更多放电产物以及提高单位体积氧浓度和催化活性中心的暴露,在0.02 mA cm-2(20.6 mA g-1)的电流密度和0.2 mAh cm-2(206 mAh g-1)的截止容量下表现出较好的长循环性能(57圈);由于Zn/CoNC@CPCFs电极上的多孔结构容易被堵塞,导致Co-Nx催化活性位点失活。因此,通过进一步调控孔微观形貌,构建了稳定的三相反应界面,获得的BH/PCNFs电极材料具有更稳定的骨架和更直观的催化活性中心,在200mAhg-1的电流密度和500mAhg-1的截止容量下,实现了更好的循环性能(145圈);电极材料进一步演变为大孔互连的中空管道结构,获得的Co/Co3O4-Ni/NiO@MHCNFs电极因其优异的柔韧性、导电性、分级多孔性和丰富的催化活性位点,在200 mA g-1的电流密度和500 mAh g-1的截止容量下实现最佳的长循环性能(163圈),在1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实现最大比容量(16623 mAh g-1)。本论文以优化正极材料的导电性、多孔结构、催化活性中心为出发点,制备了三种不同微观形貌的自支撑电极,实现了快速的电子和离子电导率以及质量/电荷的存储/传输,同时揭示了三种微观形貌和催化活性中心在提升锂-氧电池性能方面的协同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核电作为一种新型可持续清洁能源,已是全球电力供应的重要支柱之一,更重要的是,第四代裂变反应堆和核聚变反应堆被认为是可以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手段之一。高性能反应堆结构材料对于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面对新型反应堆中更加复杂且严酷的服役环境,传统核反应堆材料难以满足服役要求,探索研发新一代核反应堆材料是新型核能技术发展的关键。当前研究表明,含析出强化相的面心立方(fcc)多主元合金有望
硫化钼(MoSx)是当前最热门的一类析氢反应(HER)催化剂。它具有成本低、地球丰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但是其活性位点有限、导电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实际的应用。本论文首先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探讨了不同硫钼比与硫化钼材料催化活性的关系,并采用简单高效的热还原法、球磨法、电弧法,制备了高活性硫化钼基HER催化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探究了不同硫钼比与MoS2
在口腔咽喉部吻合外科手术领域中,机械自动化吻合技术正在飞速发展,而深喉部手术可以用更简便的自动吻合器替代手工吻合线。与之配合的吻合钉则需要使用可降解的材料,以避免长时间残留导致的各种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优化合金成分设计,调整铸造、挤压、拉拔及热处理工艺,制备了一种新型吻合钉用Mg-Zn-Ca-X高强韧可控降解镁合金吻合钉材料。通过先进的材料表征手段及分析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合金化元素对Mg-Zn
研究区位于泛非造山带的喀麦隆东成矿省的Lom Belt地区,该区以复杂的变质、变形、广泛发育的地壳同熔和岩浆作用和金成矿为特征。对于Lom Belt地区的变形、变质和岩浆事件的时代及原生金矿化的成因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选择Lom Belt地区产于变质岩和岩浆岩地区的典型金矿床Bétaré-Oya和Woumbou-Colomine-Kette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全岩地球化学、Lu-Hf同位素地球
桥本甲状腺炎(HT)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为甲状腺炎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尤其以30~50岁女性多见。近30年HT发病率迅速上升,青春期、育龄期、更年期的女性尤甚,同时与甲状腺淋巴瘤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关,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卫生问题。尽管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HT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表观遗传效应有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HT的方法
结构总是修建在一定的场地而形成开放系统,由此土-结构间存在相互作用而影响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和地震反应。所谓开放体系结构的动力特性是结构在其平衡位置受到扰动并做无任何外力激励振动时,所得体系自由度的频率、幅值衰减及各自由度的相对位移。由于开放体系数值计算模型中存在大量土体模态,为形成结构模态的计算方法并简化地震反应分析过程,本文以框架结构为例,基于理论分析和振动台试验,开展开放体系下结构动力特性和
土壤Cr(Ⅵ)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生物健康,影响着污染用地的再利用。本文基于PZT(锆钛酸铅)双晶片的压电效应,构建了 PZT双晶片强化微生物修复Cr(Ⅵ)的修复模式。首先,由PZT双晶片在土壤中的适用性和应用潜力研究可知,无论土壤是否含有Cr(Ⅵ),振动的PZT双晶片都可以提高土壤的微生物代谢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从门水平上看,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
在地震作用下,大型地下结构的存在显著地影响邻近场地的地面运动从而影响邻近建筑的地震反应。目前的抗震设计规范通常忽略地下结构的影响,这使邻近地下结构的地上结构设计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本文采用振动台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地下结构对邻近地面运动和地上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探讨了地下结构、土、地上结构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并建立地面运动修正系数,使基于刚性地基假定的结构地震反应更合理。论文主
随着浅部资源的日益枯竭,深部开采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进入深部以后,地质环境复杂,岩石动力灾害频发。针对深部开采中岩爆、片帮等动力灾害发生机理的研究,有助于降低矿山损失,挽救工人生命。采用能量理论分析岩石动力灾害问题更为科学有效和简洁明了,岩石能量演化机制涉及蓄能环境和蓄能主体两个因素,蓄能环境即深部高应力状态,蓄能主体即岩石材质状态。本文以高应力状态为研究背景,以非均质岩石材料为研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