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加深,失能老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2015年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有4063万人,占老年总人口的18.3%,庞大的失能老人数量造就了巨大的照护服务需求,在传统家庭照料日渐式微的现实情况下,居家失能老人对社区照料服务需求有所突显。本研究使用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在2014年组织实施的“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基于调查问卷里询问的8项社区养老服务,探究居家失能老人对不同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城乡差异的比较,并在需求视角下分析居家失能老人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中的问题,以此构建满足居家失能老人多样化需求的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研究发现:1、居家失能老人出于对生理安全的需要,对医疗保健类服务需求最高,但结合供给来看,生活照料类服务中的起居照料服务和精神慰藉类服务中的聊天解闷服务无供给有需求的比例更高,医疗保健类服务供需较匹配。2、居家失能老人的个人特征是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硬约束条件,并且对不同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不同,但失能程度只对提供保健知识服务需求影响显著;独生子女家庭和经济状况较差的居家失能老人是社区养老服务高需求人群;城乡差异是居家失能老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最显著影响因素,居住在乡村的居家失能老人对社区养老服务需求明显高于城镇和城市的。3、城乡居家失能老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差异是受城乡本身经济发展程度影响,与城乡居家失能老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相关度较低。虽然城乡居家失能老人在医疗保健类服务需求上差异最明显,即乡村的显著高于城镇和城市的,但从供需匹配情况看,乡村居家失能老人的精神慰藉类服务无供给有需求的比例显著高于城镇和城市的,乡村居家失能老人在社交需求上较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