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酸盐类共聚物分散剂的合成及其在吡蚜酮水悬浮剂中的应用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b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甲基丙烯酸、苯乙烯和丙烯酸羟丙酯为单体,经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羧酸盐类聚电解质分散剂,并用于制备吡蚜酮水悬浮剂,评价了聚合物的结构组成和化学性质对水分散体系的影响。通过实验室放大和中试实验条件的研究,最终完成了2吨级工业化生产。   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和单体比例对流点及悬浮率的影响,得到最优合成条件,并合成三元共聚物分散剂SRF10。   研究了凝胶色谱柱对水溶性共聚物的分离条件,结果表明:当流动相为0.3mol/L NaCl和0.2mol/L PBS混合液,流速为0.3mL/min,柱温为35℃时,分离效果最好。   以聚丙烯酸钠为标准品,测定了羧酸盐类聚电解质分散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并考察了各单体比例和引发剂用量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的比例越高,共聚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量分布越宽。   用FT-1R和1H-NMR确定了三元共聚物的结构组成。为用作表面活性剂,测定了SRF10的润湿性、起泡性、临界胶束浓度(1.14g/L,25℃)和亲水亲油平衡值(14.47)。   研究了润湿分散剂用量与制剂黏度、粒径和Zeta电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分散剂用量约为6%时,25%吡蚜酮水悬浮剂的黏度最低,粒径最小,Zeta电势的绝对值最大。这说明,6%是分散剂的最适用量,此时分散剂在农药颗粒表面的吸附接近饱和状态,粒子间的静电排斥力达到最大值,体系的分散稳定性最好。   研究了分散剂用量对25%吡蚜酮水悬浮剂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分散剂用量在2%~12%之间时,体系均为假塑性流体,流变学曲线符合Herschel-Bulkley流变模型。分散剂用量为6%时,稠度指数K最小,表明体系的黏度最小、流动性最好。   用三角坐标图法筛选了25%吡蚜酮水悬浮剂的最佳配方,确定了分散剂SRF10、润湿剂K12和增稠剂黄原胶的合适用量。为进一步研究自制分散剂应用潜力,用SRF10制备了25%吡蚜酮水悬浮剂,结果表明:制剂的流动性、倾倒性、悬浮性和贮存稳定性良好,与国外助剂YUS-SC3性能相当。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发展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各种能源中,太阳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与化石燃料相比,太阳能相对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与核能相比,太阳能更为安全,其应用不会对环境构成任何污染;与水能、风能相比,太阳能利用的成本较低,而且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而利用太阳能的主要途径就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作为太阳能电池家族的新成员具有光电转换效率较高、成本低、制作工
高分子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高压直流绝缘设备中,长期使用易发生电老化降低材料的击穿场强从而影响其电性能。本文采用聚乙烯中添加纳米粒子方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并对电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