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也出现全球化趋势,“分布式创新”就是科技全球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分布式创新的实践已领先于其理论的发展,许多跨国公司和大企业在将其生产经营活动全球化的同时,积极探索并实践了将其研发活动本土化或跨地域分布。分布式创新具有不同地域性、同时性、协同性、合作性和资源共享的特征,其作用是提高跨国公司或大企业对本土市场的适应性和反应速度,通过网络型的研发组织,提高公司的协同效应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对本七市场的反应速度,降低公司研发成本,进而增强公司的持续竞争优势。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企业分布式创新的机理、动力、过程等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成果,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前沿性和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项研究通过典型行业的调研、实证和案例分析,揭示企业分布式创新的动力因素,构建企业分布式创新过程影响因素模型和过程模型。主要内容有:第一章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从分布式创新的概念,分布式创新管理,分布式创新过程三个方面概述了国外企业分布式创新的研究现状,在国内分布式创新研究现状中,分别介绍了跨国企业本土化、合作创新、虚拟企业和开放式创新的研究,最后阐述了本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回顾了与研究有关的文献,作为建构相关研究模型的理论基础。首先是对有关技术创新、创新网络和知识的理论进行回顾。然后分析了企业分布式创新历史演进的过程,最后界定了企业分布式创新的概念,指出其具有动态性、开放性、本地根植性和网络性的特征。第三章对企业分布式创新网络进行研究,并指出了分布式创新网络的构成,同时也分析了分布式创新网络的外部环境,阐述了分布式创新网络中的知识分布特点、知识转移的主要模式以及知识转移的障碍,最后界定了企业分布式创新系统的概念。第四章主要是对企业分布式创新动力进行研究,通过对一些跨国企业和大企业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大量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出企业分布式创新的主要动力因素,并以此构建动力因素模型。第五章将根据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对创新过程的演进进行分析,提出了第六代创新过程——分布式创新过程。探讨了企业分布式创新过程是分布式动态网络模式,并对该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最后,通过在第四章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而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找出阻碍和促进企业分布式创新过程的五个因素,并根据这五个因素构建了企业分布式创新过程的因素模型。第六章分别对企业分布式创新能力,创新网络能力,知识吸收能力进行能力评价,将评价所得出的结果再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用以研究企业分布式创新能力与创新网络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企业分公司(研发中心)分布数量之间的相关性,利用Eviews软件进行二元线性回归,验证了企业网络能力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和企业分公司(研发中心)分布数量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根据各个能力的相关性构建了企业分布式创新的过程模型,最后提出了企业进行分布式创新的实施策略。第七章对本论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