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浏览行为的用户兴趣模型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hs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web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人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个性化推荐作为信息过滤的重要手段,是解决当前信息过载问题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而用户兴趣模型是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核心,一个良好的兴趣模型能够更好的改善用户的上网体验和信息利用效率,因此兴趣模型的研究成为了学术界和IT界的热门课题。论文以文本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点,以建立有效的兴趣模型为目标。主要围绕着用户兴趣度度量和兴趣模型的表示更新两方面展开研究工作,并建立有实际应用意义的新闻推荐系统。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现有用户兴趣模型在模型建立阶段用户兴趣评价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行为评价兴趣度值的方法,突出了用户阅读时间的特殊性,在用户阅读时间异常的情况下利用其它浏览行为来量化用户兴趣度,并将此得到的兴趣度应用到传统VSM模型中,使拓展后的兴趣模型同时携带了内容和行为信息。(2)针对用户兴趣模型建立后,随之而来的系统存储量、计算量剧增问题,提出了时间分段机制对兴趣模型进行优化,达到了降低兴趣模型计算量和存储量的目的。另外,由于人的兴趣随着时间不断进行变化,在时间分段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户兴趣漂移机制,用以反映人的兴趣变化规律,使得到的兴趣模型更加准确。(3)基于兴趣模型理论基础构建了新闻推荐系统,采集了2000篇新闻网页作为数据集,系统持续采集用户浏览行为,分析用户兴趣,建立并更新用户兴趣模型,最终根据兴趣模型向用户提供网页推荐。经过实验和观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混合行为兴趣度的用户兴趣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正交变换理论的日臻完善,正交变换已广泛应用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各个领域。一类新型的双正交变换——全相位双正交变换在图像编码领域表现出良好的编码性能,成为该领域的一
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是通信信号处理及相关领域的一个前沿专题,广泛应用于信号确认、干扰识别、无线电侦听和信号监测以及软件无线电、卫星通信等领域。自动调制识别的
相控阵雷达作为现代战场中高科技装备之一,具有极大的灵活处理能力,为了使相控阵雷达更好的体现其多功能的优势,发挥其最大的效能,本文将从搜索资源管理、跟踪资源管理和波束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是一种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体制雷达,它发射的是彼此相互正交的信号,这样MIMO雷达的信号类型与可控参数就比传统
支持向量机是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一种机器学习算法,近年来由于其良好的分类和回归性能、较强的泛化能力受到广泛的关注,在理论研究、算法的实现和求解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成
作为一种不确定性推理方法,D-S证据理论在不确定性推理和信息融合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D-S证据理论比较适合于解决低冲突、高置信度的情况,而在实际应用中,证据之间
IEEE 802.16e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标准的出现推进了多媒体业务与无线移动融合,也引发了对于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问题的思考,其中包括小区切换问题。移动用户的日益增加,大量高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数据宽带从10Kbps增长到10Mbps,将来还提高到上百、上千Mbps。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宽带无线通信的巨大需求,根据香农信息理论,人们不断开发新的高频谱
通信系统类似于双基地雷达的神经中枢,在双基地雷达制导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将雷达与通信结合成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已是必然趋势,它主要通过对两系统的软、硬件资源进
红外弱小目标检测及跟踪技术是计算机视觉的核心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及民用领域。传统跟踪方法因为自身缺陷以及背景干扰而产生误差积累,在长时跟踪过程中产生跟踪点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