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同学理论由哈肯(Hermann Haken)于1971年首次提出,他对该理论进行了系统科学的阐述。产学研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模式,已经成为各个行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首选,同时也带动了学术界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整体的创新水平显著提高,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但科技与经济、市场相脱节的现象仍比较严重,要解决这一阻碍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发展的问题必然需要提高产学研各方的协同创新合作水平。然而仅仅依靠企业和高效(科研机构)的努力远远不够,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宏观引导。本文在回顾已有的关于产学研合作、创新政策及相关领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三重螺旋”理论、创新政策理论和社会交易理论,提出产学研合作政策、合作治理方式、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和企业经济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其中,产学研合作政策为自变量,依照政策工具不同划分为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三个维度(Rothewell和ZegVold,1981);合作治理方式为调节变量,从正式契约和关系信任两个维度(Danny Pimentel,2003;Yikuan Lee,2006)进行测量分析;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分为战略研发、管理运营、知识管理和创新效率四个维度研究;企业经济绩效为因变量,用于衡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协同创新的效果。在模型变量测度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该模型所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本研究发出纸质版和电子版调查问卷共计240份,回收192份。为保证数据的质量,同一企业只填取一份问卷,并剔除多个题项漏填、大部分题项答案一致的问卷35份,最终获取有效问卷157份。本文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最终得到如下主要结论:第一,供给政策、需求政策和环境政策均对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企业经济绩效的提高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战略研发、管理运营、知识管理和创新效率的水平与企业经济绩效的提高密切相关,研究证实了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在产学研合作政策和企业经济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第二,产学研合作政策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强弱受到合作治理方式的调节,其中契约治理方式和关系治理方式均对供给政策、环境政策产生正向调节作用,但均对需求政策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关系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阐述了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的进展,并结合企业在合作创新实践中的需要,从政府政策的制定和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关系的治理方面提出相应建议,同时指出了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