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向耦合的高超声速壁板热气动弹性问题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856432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全面回顾传统热气动弹性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气动热、气动弹性双向耦合的方法,对高超声速带热防护层的壁板进行了气热弹响应分析。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高超声速流场的工程近似模型,采用三阶活塞理论计算无粘非定常气动力,采用参考焓法计算可压缩边界层气动生热。该气动力模型考虑了结构变形对气动生热的影响,是实现双向耦合分析的关键。2、对一块带热防护层的金属壁板,分别建立了热传导和气动弹性的分析模型。考虑了沿弦向和厚度方向非均匀温度分布的影响、热量随时间积累效应的影响,以及温度对材料属性和边界条件的影响。通过与经典算例的比对,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3、基于气动热-气动弹性双向耦合的思路,将上述建立的气动力、气动热、热传导和气动弹性计算耦合起来,在Mathmatica中建立了综合的热气弹模型。分析从三方面展开:1)颤振边界的预测;2)非线性颤振响应;3)动稳定响应。详细考察了不同耦合方法(单向耦合与双向耦合)对热气弹计算精度的影响以及两种时域简化的耦合算法(静态耦合与时均动态耦合)对计算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向耦合的壁板热气弹分析结果较单向耦合更严峻;采用准静态和动态时均的时域简化算法,可以极大地提高计算效率。4、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MSC.Nastran,将双向耦合的热气弹方法进行推广,在Isight集成平台上建立了热-流-固耦合计算流程。通过与自编静态热气弹程序的算例比对,验证了集成方法的可靠性。为今后将双向耦合方法推向工程应用,打下了基础。最后对本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大庆外围油田已探明尚未动用的石油地质储量约6.5×10~8t,其中有1.88×10~8t储量分布在两套油层叠合区,主要是长垣东部肇州油田葡萄花与扶余油层叠合区及长垣西部龙虎泡油田
本文根据硫在酸性气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压力而变化的规律,建立了精准的硫沉积预测模型,对集输管道中硫单质的沉积位置与沉积量进行了计算,并确定了管道经济清管周期,为集输管
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民生服务、城市环境、公共秩序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用传统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是不可取的。新技术带来的新管理模式正在城市管理中应
从20世纪60年代初激光器发明以来,激光快速成形技术高速发展,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由于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独特优点,广泛的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和钢铁冶金等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