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药唇香草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rti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唇香草中主要化学成分在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的动态变化以及不同产地同一采收期的动态变化。为唇香草采收期的确立以及优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的动态变化以及不同产地同一采收期的唇香草,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并运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GC-mass)检测其挥发油中各化学成分的含量;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唇香草总多酚、总黄酮、总游离氨基酸、总三萜酸以及总多糖的含量;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中咖啡酸、迷迭香酸、地奥司明、蒙花苷以及胡薄荷酮的含量;对18个不同产地的唇香草挥发油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对不同产地中测定的特定成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对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的唇香草,其挥发油得率从1.1%至1.8%不等;挥发油中主要成分胡薄荷酮(pulegone),相对含量高达77.48%至87.3%,其次是薄荷酮(p-menthanone)、异胡薄荷酮(trans-isopulegone)、柠檬烯(d-limonene)以及优葛缕酮(eucarvone);其总多酚、总黄酮、总多糖、总三萜酸、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以及咖啡酸、迷迭香酸、地奥司明、蒙花苷和胡薄荷酮等5种化学成分在唇香草不同采收时期的含量存在差异,但以上化学成分在开花前期和开花期的含量均较高。对18个不同产地的唇香草,其化学成分的种类与含量存在差异,其挥发油得率从0.8%到2%不等,对挥发油成分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5.196%;通过对唇香草中挥发油成分以及10个目标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将18个不同产地的唇香草聚为3类,其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基本一致。结论:通过测定不同生长期的唇香草中化学成分含量变化,可知唇香草的最佳采收期为花期;通过对18个不同产地的唇香草挥发油中的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挥发性成分中对唇香草质量影响最显著的是胡薄荷酮,聚类分析表明唇香草相似程度与其地理分布基本一致,结果可为唇香草采收期的确立以及优质资源提供实验数据。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脉络宁粉针,它是由石斛、玄参、牛膝和金银花四味中药组方制备而成,临床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脑血栓形成及后遗症具有明显疗效,对该制剂
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是发展中国家急需控制和解决的问题,而人口负担过重的问题在我国显得尤为突出。自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有效的控制了人口的过度膨胀。如何安全、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研制新型节育药物和方法一直是人们所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中医学对抗生育的认识历史悠久,方法众多,但受到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限制,在医学著作中只有散在的记载。充分利用中医药的优势,从中草药中提取安全、有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探讨杞仙颗粒剂抗衰老的作用及机制。为杞仙颗粒剂在临床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主要观察1.杞仙颗粒剂对D-半乳糖所造成的大鼠衰老模型的影响,这包括杞
背景:姜黄是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味辛、苦,性温、无毒。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具有通经止痛、活血行气之功
目的:瓜馥木(Fissistigma oldhamii(Hemsl.)Merr.)为番荔枝科(Annonaceae)瓜馥木属(Fissistigma Griffi)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等省市。瓜馥木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原名海风藤。根和藤茎入药,性温味辛,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关节炎、腰痛、胃痛及跌打损伤。为寻找抗炎、镇痛活性成分
研究目的: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脂质体具有改变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提高稳定性和降低药物毒性等特点。本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脂质体,并对其进行了质量评价,旨在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