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在村镇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村镇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居民点多,村镇改造更新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仍然很严峻。农民往往在新居建成后,对旧宅弃之不用,也不进行更新或拆除,造成村镇中的空宅率较高,土地利用率低,有些村镇甚至成了空心村。或者是盲目的追求村镇建筑的外貌,而不考虑村镇自身的条件就一味的建别墅、修广场或者大面积的铺草坪,盲目的照搬城市的建筑风格。有一些传统的村镇在村镇建设中大拆大建,把能够代表当地地域特征的历史建筑、传统街巷不假思索的全盘否定的拆掉,使得村镇的地域特征受到了不可恢复的破坏。导致全国各地的村镇出现了“千村一面”的现象,山地、丘陵地区的村镇和平川地区的村镇布局,毫无差别。众所周知,山西最大的地貌特征就是山多。而在一个多山的省份进行新农村建设,就不能忽视其地形、地貌的影响,而去照搬平川地区的村镇改造模式。否则,村镇的依山就势、层层叠叠的地域风貌就只能成为历史,不复存在。本文以晋东南的村镇为研究对象,以保护和延续村镇地域特征为研究内容,通过查阅文献法、实地调研法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三个方法来进行研究。在地域特征的指引下,本文设计了“概念综述—内容构建—实践应用—结论”的构思路径和内容体系,通过挖掘村镇地域特征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特点,总结归纳出这些地域特征在晋东南村镇的具体表现,即:区域概况、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概况、经济条件、资源条件、人文环境、聚集方式、村镇布局和民居建筑在晋东南村镇的具体表现。并根据晋东南的地形特征将村镇按照不同地形、地貌条件划分为:山地村镇、丘陵村镇和平川村镇。并通过分析村镇的聚集方式、布局方式和民居建筑在山地村镇、丘陵村镇和平川村镇的表现方式的不同,总结出其在村镇改造更新中改造模式的不同。进而通过实地调研、拍照、走访总结归纳村镇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开始查阅资料,总结归纳解决方法——即如何在村镇改造更新中保护地域特征——借鉴、保留、共融、发展与创新。然后提出山地村镇、丘陵村镇、平川村镇结合地域特征的布局形式、民居建筑和村镇景观的保护方法,并在晋东南的山地村镇--东山村(高平市北郊四公里处的韩王山脚)、丘陵村镇--阳高泉村(山西省阳城县凤城镇)、平川村镇--南沟村(阳城县固隆乡)的村镇改造更新中加以实践。力求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晋东南的山地村镇、丘陵村镇和平川村镇在村镇改造更新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及特色化之路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