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肥料的使用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诸如施氮量过高、氮磷钾肥比例不平衡、农民缺乏正确的施肥指导以及盲目施肥等,导致氮肥损失严重,肥料利用率较低,水稻生产潜力和土壤等自然资源效率得不到应有的发挥,限制了水稻产量的提高,最终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并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新型水稻专用肥料的研制和使用对水稻的生长及产量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化肥的使用。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与其它两种常规复合肥进行对比,分析了两种新型水稻专用肥对水稻田间土壤的理化性状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施肥量对水稻典型生育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测定了不同肥料不同施用量对水稻田间土壤中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同时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客观评价新肥料施用效果和施肥效益,研究结果对提高水稻品质及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为新型肥料的区域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新型水稻专用肥对该地区土壤理化性状影响不大,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土壤中铵态氮含量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田间水中铵态氮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田间水中速效钾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呈现出逐渐降低趋势;试验地土壤呈中性,有机质含量在13.58g/kg,在水稻成熟期,土壤pH值均呈现出弱酸性,低于种植前,有机质含量与种植前相比变化不大。(2)新型水稻专用肥能够促进水稻根系及地上部的生长,进而促进水稻的发育,并且300kg/公顷新型水稻专用肥1处理和水稻专用肥2a处理对水稻根系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在水稻拔节期,处理组水稻株高高于对照组,其中水稻专用肥2a处理最高,达到70.00cm;300kg/公顷新型水稻专用肥1处理和新型水稻专用肥2a处理水稻有效分蘖数量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及对照组。(3)新型水稻专用肥能够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够提高水稻叶片的SPAD值和提高叶片光合速率。水稻整个生育期叶片SPAD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孕穗期达到最大值,分蘖期水稻叶片SPAD值大红水稻中试肥2处理最大为40.21,孕穗期新型水稻专用肥处理1到处理5均明显高于对照处理;在水稻孕穗期300kg/公顷新型水稻专用肥处理1和新型水稻专用肥2a处理光合速率值高于其它各处理,孕穗期水稻叶片光合速率值明显高于拔节期。(4)新型水稻专用肥能够增加水稻干物质积累,水稻整个生育期鲜重呈现逐渐增加最后降低,干重呈现逐渐增加;在水稻分蘖期新型水稻专用肥2a处理鲜重和干重最大,300kg/公顷新型水稻专用肥处理鲜重和干重其次,在水稻拔节期新型水稻专用肥2a处理鲜重最大,300kg/公顷新型水稻专用肥处理干重最大,在水稻孕穗期300kg/公顷新型水稻专用肥处理鲜重和干重最大。(5)新型水稻专用肥能够增加水稻产量,实测产量300kg/公顷新型水稻专用肥处理和新型水稻专用肥2a处理最高,分别达到16267kg/公顷和17303kg/公顷,与对照处理实测产量均值相比增产率分别达到7.47和14.31%。(6)新型肥料处理明显提高了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其中处理1和处理4对土壤中细菌的影响较大,处理3和处理4对放线菌和真菌的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