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是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安全、适用、功能完备的建筑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地震会直接危害建筑物的安全,给社会经济、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灾难。防震技术研究已成为建筑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隔震技术又是防震技术的重要课题。隔震技术的研究虽然在许多国家已经开展多年,而且也建成若干实验性建筑,但是现行的隔震系统毋庸置疑地存在着种种弊端,使他们在迈向实用化的进程中受到极大的限制,尽管研发多年至今仍没有被广泛认同和大量使用。现行隔震系统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多数现行隔震系统只允许出现较大的水平位移,而不能有效承受地震引起的巨大倾覆力矩,这对高层建筑或许是致命的弱点。第二,多数隔震系统能够产生水平位移,但不能有效恢复地震位移,以致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和观瞻。第三,传统隔震系统通常都是单一系统,一旦遭到破坏,系统的隔震作用即刻丧失。第四,传统的柔性底层隔震体系,从理论上虽能隔震,但实际上由于刚度过小,竖向承载力很低,地震时极易倒塌,最终也无法正常隔震。第五,现行的橡胶隔震垫是应用较普遍的隔震装置,但它容易老化和失去弹性,使隔震功能过早退化,且不易维护。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传统隔震系统的悉心研究,力图扬长避短,提出了一套新型的“复合式基础隔震系统”。针对该新型隔震系统,文章从隔震概念、系统组成、隔震机理、设计方法、构造要求及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从隔震理念上,本文从提高建筑总体防震能力的概念设计入手把握了“隔震、缓冲、耗能、承载、刚度、复位、抗倾覆、冗余隔震”等概念的一体化的综合设计思想,使得从设计的一开始就具有了“既能隔震,也能承载,还能复位,更能抵抗倾覆,又具有冗余隔震”这样一些显明特点,从而可有效的克服传统隔震方法的种种弊端。从构造组成上,本文将“复合式基础隔震系统”主要构造为五大子系统:摆动系统、滑移系统、换能缓冲系统、耗能减震系统、自动复位系统。因此,“复合式基础隔震系统”是一新型的多功能集成系统。从设计方法上,本文在吸收借鉴最新隔震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该新型系统提出了水平地震作用的简化计算方法——“简化双质点模型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在此基础上,又探讨了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应用范围。而且引入了两个重要参数隔震结构周期比与质量比。由此推导出了隔震结构自振周期、振型振幅比、振型参与系数和地震作用的简化计算公式及计算图表。对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的控制作了详细探讨,尤其对相对位移反应进行了深入探索,并给出了相应的控制条件。对隔震层的恢复力模型和隔震刚度也作出了定性的研判,并总结了完整设计方法。本文还通过算例,应用不同方法将非隔震结构与隔震结构进行了计算、对比和分析,并作出了相关结论。最后,又对“复合式基础隔震系统”的隔震系统布置、构造要求、实施要点等作了相应的规划和说明。阐述了建筑、结构、隔震、构造、施工一体化设计的主要原则。通过对“复合式基础隔震系统”的理论研究表明,这种新型的隔震系统,不但能有效隔震,也能有效承载,更能有效抵抗倾覆,还具有自动复位和冗余隔震储备功能。真正成为“系统集成、功能复合、经济有效、性能可靠”的新型隔震系统。可望在未来的建筑隔震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