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山遗址位于钱塘江上游浦阳江北岸的二级阶地上,是迄今长江下游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是研究水稻驯化和稻作农业起源的重要遗址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上山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遗址的文化面貌、出土遗存等方面,对遗址区古环境演化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选取上山遗址区沉积剖面(SSYZ)以及探方(SSS和SSN)的沉积物样品进行孢粉、炭屑分析及样品粒度、磁化率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测定,并完成了文化层样品中禾本科花粉粒径大小的测量和7个地表样品的孢粉分析鉴定,结合考古发掘资料及区域气候环境背景,主要探讨遗址区晚第四纪古环境演化过程及其人地关系演化的环境背景。结果表明:上山遗址区在晚更新世以来(130 ka~近现代)经历了3个时期:(1)130 ka~11 ka(沉积阶段:河漫滩(202~142 cm)与粉尘堆积(142~72 cm)),其中粉尘堆积是上山遗址区沉积演化的转折阶段。以粉砂为主的物质组成,也为早期稻作农业的孕育奠定了母质基础;孢粉和炭屑的总浓度先增加后减少,陆生草本花粉增加,反映区域整体气候环境较好,但经历了较大的波动并呈恶化的趋势,孢粉组合表明当时发育了以松属、常绿栎等为主的森林景观,林下及周边生长着禾本科、蒲公英属和蒿属等为主的草本植物,这一阶段后期,气候条件整体较好但呈恶化趋势,与末次间冰期—冰期气候条件较为吻合。与此同时,这一阶段区域火灾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减小。(2)上山文化至商周文化阶段,考古文化层(72~24 cm)森林植被逐渐恢复,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大粒径禾本科开始出现,发现大约1万年前后,上山文化早期阶段驯化稻的比例达到20%左右,野生稻为80%,表明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开始于上山文化早期阶段。结合剖面粒度、磁化率、有机碳含量等环境代用指标的测定结果及考古发掘资料,发现进入全新世后气候转暖,水热条件转好,植物资源丰富,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土壤肥力增强,近河的地理位置便于先民获取灌溉水源及石器原料,遗址区环境适合人类活动,最终孕育了中国早期的稻作农业文化—上山文化。到跨湖桥文化阶段时,上山遗址区及其附近区域人类活动强度降低,森林植被恢复,植被情况较好,与气候条件优越及人类活动弱、植被破坏不严重有关。到后期的新石器晚期文化阶段,水稻驯化程度逐渐增加到28%左右,但尚未达到现代驯化的程度;商周文化阶段水稻驯化程度逐渐达到现代驯化水平,人类活动增强,开垦和砍伐导致遗址区植被覆盖率下降、草本以及蕨类等先锋植物出现,是次生化增强的结果。SSYZ剖面磁化率自下而上增高,其中低频、频率磁化率在文化层达到剖面峰值,并且与探方文化层磁化率变化趋势一致,反映了人类活动对磁化率值的影响;(3)现代耕作阶段(24~0 cm):孢粉浓度达到剖面的最大值,松科、杉科和常绿栎属等木本植物的花粉含量明显上升,蒿属、蒲公英属、藜科等陆生草本花粉含量下降,粘粒与粉砂含量减少,砂含量为剖面最高值,分选很差,表现出农耕等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孢粉反映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现生植被吻合,农耕活动增加也与当地的农业活动较为吻合。表土样品中,木本花粉多于陆生草本与蕨类孢子,松属在木本植物花粉中含量最高,蕨类孢子的含量较高,植被呈现次生化并与现代气候、植被背景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