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以类弹性蛋白多肽(elastin-like polypeptides,ELP)为核素载体携带放射性碘-131(131I)近距离放射治疗兔VX2肝癌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为开辟肝癌新的临床治疗模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兔VX2肝癌模型的制备:选取2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肿瘤组织块包埋法利用荷瘤兔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用B超监测肝脏肿瘤的生长变化;检测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观察动物自然生存时间、体重及组织病理学改变。(2)以类弹性蛋白多肽为核素载体标记131I:采用Iodogen氧化法将131I标记于类弹性蛋白多肽(ELP)上,分离纯化标记产物131I-ELP,利用放射性纸层析法(isotope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i-TLC)检测131I-ELP的标记率及放化纯度,体外观测法鉴定131I-ELP的稳定性。(3)以类弹性蛋白多肽为载体携带131I治疗兔VX2肝癌:兔VX2肝癌模型(瘤体直径约为1cm且其内部无液化坏死)10只,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n=5)和对照组(n=5)。治疗组经B超引导下将1ml 131I-ELP溶液注入肿瘤内进行近距离放射治疗,利用SPECT/CT扫描观察肿瘤生长变化及131I的组织分布;对照组经B超引导下将1ml ELP溶液注入肿瘤,利用CT扫描观察肿瘤生长变化;检测两组动物血清ALT和AST的含量,同时观察两组动物的自然生存时间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共有18只动物检查发现肝脏肿瘤生长,种植成功率为90%;B超检查显示:兔VX2肝癌呈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楚,血供丰富;肿瘤植入后第7 d、14 d、21 d肿瘤的最大径分别为0.57±0.09、1.14±0.30、2.73±0.40 cm;血清ALT、AST含量在肿瘤植入后第14 d和21d明显高于肿瘤植入前水平(P<0.05),TBil在肿瘤植入后各时间与植入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的自然生存期为37.90±14.31 d;肿瘤植入后第35 d部分动物出现恶病质状态,明显消瘦;组织病理学检查:VX2肝癌肉眼外观呈白色,剖开中心可见白色豆腐渣样坏死,镜下可见肝脏细胞坏死,肿瘤组织与肝脏实质分界不明显,肿瘤细胞排列紊乱,异型性明显,核大小不一且深染。(2)i-TLC结果显示:131I-ELP标记率为73.9%,放化纯度为99.3%;稳定性测试显示:131I-ELP在冰浴中存放,96 h其放化纯度仍维持在96.8%。(3)治疗组注射131I-ELP后SPECT/CT扫描观察72h内放射性核素显影位置固定且持续局限在瘤体内;瘤体内注射131I-ELP后第7 d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最大径、体积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14 d治疗组肿瘤最大径、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瘤体内注射131I-ELP后第7 d和第14 d,治疗组血清ALT、AST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物的生存期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2.026,P=0.077);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治疗组肝脏肿瘤细胞坏死伴明显纤维组织增生和慢性炎细胞浸润,肝脏周围重要组织器官未见纤维增生及炎细胞浸润等损伤。结论:(1)采用肿瘤组织块包埋法建立新西兰白兔VX2肝癌模型,其成瘤率高、带瘤生存期长,可作为近距离放射治疗肝癌研究的理想原位肝癌动物模型。(2)ELP作为一种热敏性凝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逆相变特性、可注射性及生物可降解等特性,且131I-ELP标记率及放化纯度较高、体外稳定性良好,故ELP可成为一种理想的核素载体。(3)以类弹性蛋白多肽为载体携带131I进行近距离放射治疗肝癌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改善肝功能,具有抗肿瘤效果佳、毒副作用小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