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工业在拉动经济增长和日常人民生活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作为石油开采过程中无磁钻铤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而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由于钻铤材料所处环境介质的腐蚀性和材料服役过程中的特殊性,因此研究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行为对于正确评判不锈钢腐蚀敏感性及优化材料生产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常用来评价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尝试采用电化学阻抗技术(EIS)来检测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性能,其测试结果在谱图中表现为阻抗弧的变化,可以提供较多界面电荷转移信息,为材料腐蚀性能的测试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采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电化学阻抗分析、动电位极化法、Cu-H2SO4-CuSO4法、OM观察、SEM观察等研究了不同固溶处理和敏化处理对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及腐蚀行为的影响,确定该不锈钢合适固溶处理工艺和晶间腐蚀的敏感温度;采用草酸浸蚀方法和电化学阻抗技术检测不锈钢晶间腐蚀发生和发展过程,初步建立晶间腐蚀的电化学等效电路,分析了等效电路参数与晶间腐蚀敏感性程度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组织中存在大量的孪晶,组织中存在含有颗粒状Cr、V的氮化物。当试样在950-1100℃固溶处理30min后,显微组织为完全奥氏体组织,组织晶粒尺寸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晶粒也变得越来越均匀。经过相同敏化处理后,其再活化率R随着固溶处理温度升高而降低,在腐蚀液中试样的容抗弧半径逐渐增大,当固溶温度为1100℃时,阻抗谱的容抗弧半径最大,其耐腐蚀性能也最好。 在10%草酸恒电流浸蚀实验中,随着浸蚀时间的增加,试样的腐蚀程度增加,浸蚀90s时试样表现出严重的晶界腐蚀,晶界有腐蚀沟,大部分晶粒被腐蚀沟包围。这说明腐蚀的时间不同,晶间腐蚀的发展程度不同,晶间腐蚀过程与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当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经过相同固溶处理后在700℃、800℃、900℃敏化温度处理6h时,敏化温度为800℃时,试样的显微晶粒尺寸最小,晶粒最为均匀.800℃敏化处理试样EPR的再活化率最大,其腐蚀形貌与其他敏化温度相比较为严重;EIS曲线中,敏化温度800℃处理的试样在腐蚀介质中的容抗弧半径最小,其耐腐蚀性能较差。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在800℃敏化不同时间时,随着敏化时间的增长,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增加,敏化12h时,孪晶消失,基体为全奥氏体组织;随着敏化时间的增加,晶界上析出物开始增加,同时晶粒内部开始析出类珠光体组织层片状的 Cr2N,同时试样的再活化率随着敏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试样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增加。 通过改变浸泡时间、pH值、NaCl溶液浓度等介质条件,研究这些因素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点蚀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和NaCl溶液浓度增加,不锈钢的耐点蚀敏感性降低,随着NaCl溶液pH值的增加,不锈钢的耐点蚀敏感性升高。 综合本实验中不同固溶处理和敏化处理参数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得出此实验用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合适的固溶处理工艺为1100℃固溶30min,该钢的腐蚀敏感温度为800℃左右,并且一定范围内随着敏化时间的增加,其耐腐蚀性能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在材料服役过程中应避免在敏化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