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认同与困境——“80后”女研究生择偶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ong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80后”女研究生渐渐地步入了谈婚论嫁的黄金时节,但由于年龄、学历、择偶机遇等各方面的原因,她们中的一部分人在婚姻市场上正处于择偶的尴尬境地,由此,她们的择偶难问题也已逐步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国内外学术界对择偶的研究虽已取得了很多丰硕的成果,但大多集中在对择偶理论、择偶标准、择偶价值观等方面的研究上,对“80后”女研究生择偶难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基于此,本文在深度访谈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80后”女研究生择偶存在的困境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并对她们择偶的当事人——男性的择偶偏好进行了探讨,然后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她们择偶难原因的分析上。研究发现,她们既传统又现代的择偶标准,加之学业的繁忙、年龄的增大、认识途径的减少、被动的择偶方式以及习惯等待的择偶心态等等都不程度地影响了她们的择偶,但笔者认为这些并不是造成她们择偶困难的根本原因。从社会性别视角来看,由于男女角色的性别化,社会分别对男性和女性进行了不同的角色定位,如男性定位于社会,女性定位于家庭等,男女两性在接受社会化的过程中也逐步认同自己或“他者”的这种角色定位,并形成了难以改变的性别刻板印象。在男性固有的刻板印象里,女性应该具有“女人味”、温柔贤淑、小鸟依人,应该在家庭中做男人的“贤内助”。然而接受了十几年高等教育的“80后”女研究生则倾向于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不愿再局限于家庭。于是,“80后”女研究生对自我角色的定位和男性对她们的角色期待出现了错位,笔者认为这才是造成“80后”女研究生择偶出现难题的根本的、制度性的原因。
其他文献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较传统细胞毒药物治疗癌症专一性强,不良反应小。为能满足临床治疗个体化的需要,应用系统生物–药理学整体治疗的新观念,靶向药物的"network"网络联合治疗方
需要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动力,如果没有学生对道德的内在需要,就不会产生自觉、主动、持久的德育行为。而情感需要又在需要中占据重要地位,道德情感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比较稳定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信息膨胀化的年代,人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资讯围绕,并且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早年,人们只有通过最初的无线电广播,报纸来
目的描述吉林省综合性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工作绩效及工作价值观、组织承诺的现状。明确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护士工作绩效、工作价值观、组织承诺的差异。阐明护士工作绩效与工作
采用Ar-Ar同位素测年法对辽宁排山楼金矿床矿化阶段形成的钾长石和似斑状花岗岩中的钾长石进行了测试,获得矿化阶段形成钾长石40Ar-39Ar坪年龄为(116.69±1.15)Ma,等时线年龄
服装行业既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又是我国拓展国际贸易的基础产业之一,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鉴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服装行业市场
本文试图从政治伦理的角度揭示网络政治参与对民主政治实践的影响。文章首先从一般意义上探讨人类政治生活方式与先进技术应用的内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网络技术给民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但要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还要靠国民的综合素质,国民素质提高了,国家才会兴旺。青少年是祖国的建设者和结接班人,所以他们的整体素质是国家最为关心的
本文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电子政务综合评价为研究对象,重点进行教育电子政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1)构建教育电子
汇率是一个国家开展国际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活动中执行着价格转化职能,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平衡和国内经济活动的波动有着重大的影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