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起,对外汉语教学界兴起了文化教学的热潮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于对文化因素的分类研究,侧重于理论层面。其中对教材中文化因素导入的研究,往往就教材谈教材,较少对教材的使用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相关研究;关于文化因素的具体教学方面,比如该教些什么,该怎么教这些问题上,则鲜见相关的论著。鉴于此,本选题结合笔者在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以匈牙利本土化汉语教材《匈牙利汉语课本》第一、二册为例,对教材中出现的文化项目进行统计和调查,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教材中文化因素选取的特点;同时结合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调查分析学生对文化因素的兴趣需求、对教材中文化因素选编、教师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由此考察教师在文化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力求为第三、四册教材中文化因素的编写及教学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前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缘由、意义,并对选题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大致地梳理。第二章梳理、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化因素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的探讨。第三章将以《匈牙利汉语课本》第一、二册为依托,对教材中出现的文化因素进行分类统计。分类依据是张占一先生、陈光磊先生、刘珣先生和卢伟先生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分类标准,加之《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提到的汉语教师所应具备的中国文化知识为蓝本,在此基础上,对文化因素进行更有针对性地定位与分类。同时,立足于《匈牙利汉语课本》第一、二册,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进行全面地搜集整理,统计成表,以此归纳出《匈牙利汉语课本》第一、二册中文化因素选编的特点。第四章将结合教材的编写体例,对《匈牙利汉语课本》第一、二册中五种主要的文化因素呈现方式加以描述,并分析其呈现的特点和不足。第五章是针对现阶段对《匈牙利汉语课本》中文化因素教学情况所做的调查与分析。一方面通过对匈牙利两类汉语学习者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文化因素的需求、学习方式的倾向以及对现用教材中文化因素选编的满意度等;另一方面展开对汉语教师的一对一访谈,获悉教师对文化因素教学的态度、教学方法及教师对该教材的评价。第六章是在综合了上述数据材料和考察结果的基础上,对《匈牙利汉语课本》文化因素后续的编写及教学方面提出的建议。第七章是结论部分,总结本文主要观点,同时对今后的研究加以展望。此外,在论文的最后,笔者还附上了为本文调查研究所设计的“文化因素学习”调查问卷、教师访谈提纲及访谈记录表。综上所述,本文对《匈牙利汉语课本》中文化因素的分类做了初步的尝试,明确了文化因素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对学生和教师对现用教材在文化因素选编方面的反馈与评价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为后续教材中文化因素的选编和教学提出了建议。